罗阳第一关
在今浙江泰顺县东洪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泰顺县: 罗阳第一关 “在县东四十里,当洪水、东渡之西,道出瑞安……水陆往来,多出于此”。
在今浙江省泰顺县东洪口。明属泰顺县。为水陆往来之交通要道。清废。
在今浙江泰顺县东洪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泰顺县: 罗阳第一关 “在县东四十里,当洪水、东渡之西,道出瑞安……水陆往来,多出于此”。
在今浙江省泰顺县东洪口。明属泰顺县。为水陆往来之交通要道。清废。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。本明下洞长官司, 清雍正七年(1729)改土归流。乾隆元年(1736)设巡司。后移巡司于古丈坪。
①一名苕水。即今浙江省北部注入太湖之苕溪。为本省七大水系之一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湖州乌程县: “霅溪水一名大溪水,一名苕溪水,西南自长城、安吉两县东北流,至州南与余不溪水、苧溪水合,又流入太湖,在州北
本巴林部,清初建巴林左、右翼两旗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右翼旗驻托钵山(今巴林右旗驻地大板镇套白山下)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迁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(“沙巴尔台”,蒙古语意为淤泥)。1912年复
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正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南十里。北周移治今曲沃县南三里安吉村。隋开皇十年(590)移治今曲沃县,大业三年(607)属绛郡。唐属绛州。明属平阳府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
即噶玛霞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内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垂仲殿 “在大招东半里许,寺名噶玛霞,内塑神像狞恶,有护法垂仲乃剌麻装束,仍娶妻生子,世传其术,即中华之巫类”。
①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废赤坎戍置,治所在赤坎城(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;一说在今泗县西南)。北魏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、固镇二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夏丘县(今安徽泗县)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牛房圈村。清置把总驻守。
即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。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卷3“下港”条:“加留,下港属国也,半日程可到,风土尽相类云。”清谢清高《海录》作噶喇叭。公元16世纪初,其地为淡目国所占,改称雅加达。爪哇
金作活剌浑水。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呼兰河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6: 忽剌温江 “源出北山,南流入松花江”。古水名。即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呼兰河。
①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佘山“相传有佘姓者隐此,故名。山高秀,与干山相埒,有东、西二峰,连亘数里,泉石颇胜”。产笋香如兰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南巡,赐名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