苇沙河镇
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苇沙河村。西北距通化六十里。民国《辑安县乡土志》地图:西北有苇沙河。
在吉林省临江市西南部,濒鸭绿江邻朝鲜。面积268平方千米。人口 6690。镇人民政府驻苇沙河,人口 2160。苇沙,满语意为“山麻”。1956年设苇沙河乡,1962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改镇。主产玉米。特产人参。有林场、金矿及铅锌矿。有农机、砖瓦、人参加工等厂。为临苇公路终点。
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苇沙河村。西北距通化六十里。民国《辑安县乡土志》地图:西北有苇沙河。
在吉林省临江市西南部,濒鸭绿江邻朝鲜。面积268平方千米。人口 6690。镇人民政府驻苇沙河,人口 2160。苇沙,满语意为“山麻”。1956年设苇沙河乡,1962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改镇。主产玉米。特产人参。有林场、金矿及铅锌矿。有农机、砖瓦、人参加工等厂。为临苇公路终点。
在今陕西安康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 傅家河 “在安康县北二十五里。源出王莽山,南流入月河”。
南宋置,在今河北赞皇县东五马山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建炎二年(1128),“和州防御使马扩奔真定五马山砦聚兵,得皇弟信王榛于民间,奉之总制诸砦”。即此。
指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北之金口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天津水“在峨眉县西南,出徼外,入沫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“彝惜水”条下:“天津水在县西南百五十里,皆出越西界,东北流入县境,注于阳
①唐方镇名。唐咸通九年 (868) 置,治所在邛州 (今四川邛崃市)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九年 (868),“以 (李) 师望为嶲州刺史,充定边军节度,眉、蜀、邛、雅、嘉、黎等州观察,统押诸蛮并统领
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升阿干堡置,属兰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南阿干镇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废为镇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阿干堡置,治今甘肃省兰州市南阿干镇。属兰州。蒙古至元七年
西汉鄱阳县地。在今江西鄱阳湖区南山附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鄱阳县: “武阳乡右十余里有黄金采。” 颜师古注: “采者,谓采取金之处。”
北宋置,属高要县。在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。明于此置三水县。1945年徙治西南墟(今三水市)。(1)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西部。面积66.9平方千米。人口3470,其中瑶族约1000。是县内瑶族最
清初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。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设宣恩县。清康熙时改施南宣抚司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。属施州卫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改为宣恩县。
在今浙江黄岩市西。明万历《黄岩县志》卷1:乌岩市“在县西四十五里”。1931年置乌岩镇。1964年没入长潭水库中。
即今河南获嘉县西狮子营乡。清乾隆《获嘉县志》 卷2: “狮子营,去城二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