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类县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属庭州。治所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老奇台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蒲类县 “因蒲类海为名”。宝应元年 (762) 改为后庭县。贞元中为吐蕃所据,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东南旧奇台城。属庭州。贞元中地入吐蕃。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属庭州。治所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老奇台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蒲类县 “因蒲类海为名”。宝应元年 (762) 改为后庭县。贞元中为吐蕃所据,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东南旧奇台城。属庭州。贞元中地入吐蕃。
①秦亡后,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,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,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之地;司马欣为塞王,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;董翳为翟王,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。合称三秦。唐明皇《登蒲州逍遥楼》诗:“十征
明洪武七年(1374)改阳地隘宣慰司置,属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隘口藏族乡。清仍置长官司,属龙安府。后废。
①一名黟水。即今安徽黟县之漳河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 卷5黟县 《水源》: 章水 “出县北十八里章山。东南流二十七里至县界,又东南流五里合横江水。溉田十一顷”。②又名漳水、漳头水、欠水。在今安徽亳州市南,
在今云南云龙县治石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“诺邓盐井”条下:“又有石门井,在(云龙)州东北三十里。”
即今湖南衡阳县(西渡镇)北二十一里台源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阴坡市”条下:“又台源市,一名紫霞市,在(衡阳)县西五十里。”
①在今甘肃天水市西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9天水军: 黑谷山 “大山乔林,连跨数县。有黑谷关。绍兴初,郡守陈俊置,以防秦巩来路,最为冲要”。②在今甘肃西和县南百里,接成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西和县:
俗名香草河。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阳县: 简渎在 “县南五里。《志》 云: 唐置简州,以渎名也。俗呼渎河。明景泰六年尝浚治。东北接漕河,南通延陵镇”。
唐置,在今河南宜阳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河南郡福昌县:“西十七里有兰昌宫。”
即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: “三危山有三峰,故曰三危。俗亦名卑羽山。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。”
在今江西大余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余县: “西有郁林镇巡检司,治晶都村,后迁浮江隘,又迁黄泥港”。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