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虎牙山

虎牙山

①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长江北岸虎牙滩处,与荆门山斜对。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 建武九年(33),公孙述 “拔夷道、夷陵,据荆门、虎牙。横江水起浮桥,斗楼,立攒柱绝水道,结营山上,以拒汉兵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东,历荆门、虎牙之间,……虎牙在北,石壁色红,间有白文类牙形,并以物像受名。此二山,楚之西塞也。水势急峻。故郭景纯 《江赋》 曰: 虎牙杰竖以屹崒,荆门阙竦而盘礴。”

②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8荆门军: 虎牙山 “在城西南三里”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“《舆地志》 云: 荆门山在城南,虎牙山在城西,各去五里。 其山乱石岩, 上合下开, 有如虎牙重门之状。”


古山名。又称武牙山。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东南岸,西北与荆门山隔江相望。山石壁色红,间有白文,类牙行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汉建武九年(33年),公孙述遣田戎、任满等下江关,“据荆门、虎牙,横江水起浮桥、关楼、立��柱以绝水道,结营跨山,以塞陆路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招帖寨

   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延庆州 “蟒山寨” 条下: “又有招帖砦,在州北二十里将军山上,皆昔人据险避兵处。《志》 云,州有屯粮堡二,一在城西半里,一在城东二十里,皆元时馈饷储粮之所。”

  • 东北

    地区名。一般指今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三省,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、哲里木盟、赤峰市及河北东北部承德地区。1930年《东北年鉴》:“东北省,中华民国领土位在东北之一部,包括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热河四省,以行

  • 溪口卡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,乾州城东南三十五里。在河溪东十里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溪口“右负峻岭,左临深涧,为乾苗出泸溪之路”。

  • 陆续分州

    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东六十份洲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移五县寨巡司治此。

  • 石峡关

    亦作硖关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高崖乡石峡口。《新唐书·宣宗纪》:大中三年(849)二月,“吐蕃以秦、原、安乐三州,石门、驿藏、木峡、制胜、六盘、石峡、萧七关归于有司”。即此。明嘉靖《固原州志》卷1:石峡

  • 俊靡县

    西汉置,属右北平郡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。西晋属北平郡。东晋废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更始间攻尤来、大枪等,“遂穷追于右北平无终、土垠之间,至俊靡而还”。即此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兴隆县东南,属右北

  • 董志镇

    北宋置,属彭原县。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董志乡。明嘉靖二十七年 (1548) 于此筑堡。清仍为镇,属安化县。有县丞驻此。

  • 思野堡

    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。旧属荣河县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》: 思野堡 “在荣河县东”。

  • 汶溪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在今贵州天柱县东北五十里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)废。明洪武末置,治今贵州省天柱县东北。属湖广都司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废。

  • 北光城郡

    南朝梁置,为光州治。治所在光城县(今河南息县境)。北齐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