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虹桥镇

虹桥镇

①亦作红桥镇。即今江苏邗江县东南四十里红桥镇。民国 《江都县续志》 卷1: 虹桥镇 “在县城东南,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,下游东与佛感洲相接”。

②民国时置,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二十六里虹桥镇。


(1)在河北省玉田县中北部。面积55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4230。古名洪桥,因桥得名,后因桥形似虹改今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。有羊毛衫、水磨石、手提包、地毯等厂。玉石公路经此。(2)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北部。面积12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3700。传蒲汇塘上昔建有桥,夏雨后,跨桥可见西天彩虹,故名。明成集镇。清代及民国为虹桥市、虹桥镇。1950年改乡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今镇境大多已辟为居住区。有服装、丝绸、塑料等厂。虹梅路、吴中路经此。(3)在浙江省乐清市中部。古称新市。面积56.7平方千米。人口8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5.3万。相传南宋名臣王十朋,运漳州赤石建新市桥,因桥石赭红,宛如彩虹渡波,取名虹桥。镇以桥名。南宋前设新市驿,明洪武初设新市铺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称虹桥镇,1961年改为公社,1980年复置镇。1992年瑶岙、南阳、东联乡并入。境内大部为水网平原,小部为丘陵地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。特产枇杷、桃。为省工业、商贸重镇。有食品、机械、电子、电器等厂。杭温公路经此。河运便利。古迹有白龙山石构建筑群、红巾军起义遗址、寿宁堡、宋代碗窑址、朱质庵墓等。(4)在湖南省平江县东北部。面积183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1150。明隆庆《岳州府志》载,成化年间于此建虹桥,镇以桥得名。1952年置虹桥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1995年长庆、天岳二乡并入。主产稻,并产木材、药材、生姜、茶叶。特产金花豆。有建材、食品加工、长石粉、竹木制品、农机修配等厂。有公路通县城。土地革命时期为重要革命根据地。附近有革命烈士墓和烈士纪念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顺设治局

    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,驻茶郎寺 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南)。1946年裁撤。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,治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南茶郎寺。1946年撤销。

  • 连山驿

    明改奉川驿置,故址在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连山驿“在县东五里。唐置剡源驿,在大溪东。元改奉川驿。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,嘉靖十二年徙县学东”。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废。

  • 广夷州

    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五十八里广益。元代废。大理国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东南西邑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改置石甸长官司。

  • 清平关

    ①北宋元符二年 (1099) 于之字平筑关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六十五里。金废。②在今四川高县东北。《明史· 四川土司二》:洪武六年 (1373),成都卫指挥袁洪讨筠连州滕大寨蛮编张,“引兵至叙州

  • 富林洞

   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勤州: “开元十八年平春、泷等州,首领陈行范余党保铜陵北山,广州都督耿仁忠奏复置州,治富林洞,因以为县。”

  • 乐昌郡

    南朝宋置,治所在乐昌县(今广东四会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市地。南齐移治始昌县(今广东四会市北)。隋开皇时废。南朝宋置,治乐昌县(今广东四会市北)。辖境不详。南朝齐移治始昌县(今四会市北)。隋开皇时

  • 锡谷

   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西安府: 锡谷在 “府东南六十里。有路达归安镇,合义谷路通汉中府”。

  • 析津县

    辽开泰元年 (1012) 改蓟北县置。与宛平县同为燕京析津府治 (在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 “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,故名。” 金贞元二年 (1154) 改名大兴县。古县名。辽开泰元年(

  • 开林山

    一作阙林山。在今湖北谷城县北四县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筑阳侯国注引《荆州记》曰:“县北四里有开林山。”

  • 绵 (緜) 虒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汶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四十里绵虒镇。地节二年 (前67) 属蜀郡。东汉改为绵虒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