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赫章县

赫章县

1942年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赫章县。


在贵州省西北部,邻接云南省。属毕节地区。面积3235平方千米。人口64.4万,有汉、彝、苗、布依、回等民族,少数民族占21.7%。辖6镇、12乡(含12民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明初称黑张,系彝语音译,意为“有水塘的山冲”。明中叶改称墨特川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复称黑张,旋改赫章。1918年设赫章分县,属威宁县。1942年析威宁县赫章、可乐、野马川、财神堂四区置县,治今址。以驻地赫章命名。1949年属毕节专区,1970年属毕节地区。地处黔西高原山地北部。除西北部尚保存部分高原面外,其余地区河流溯源侵蚀强烈,地表破碎强烈。乌蒙山蜿蜒全境,山峦重叠,属高原中山山地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业以种植玉米、稻、马铃薯、烟草为主。高山地区多种荞麦。土产有生漆、核桃、芸豆、板栗等。有天麻、茯苓、厚朴、党参等药材。煤、铁、钴、硅石、重晶石、萤石、铅、锌矿藏量较丰富。工业以铅、锌采冶为主,还有烤烟、炼铁、玻璃、陶瓷等厂。赤杉、水煤公路在此交会。古迹有可乐古人类文化遗址、可乐古墓群、辅处汉墓、窝摩石刻、石板古彝文“弧耳岩碑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暖泉寨

    北宋元符二年 (1099) 修筑,属绥德军。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四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米脂县: 暖泉寨 “在县东四十里。宋置。地有温泉,因名”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筑,在今陕西省米脂县东。元

  • 江峪塘

   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一百八十里红峪乡。清有巡司、把总驻此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巡司移驻花龙滩镇。

  • 彭原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宁州置,治所在定安县 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市及宁县、正宁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宁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宁州置,治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约当

  • 莱公泉

   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甘泉寺中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8引 《皇朝类苑》 云: “鼎州甘泉寺,介官道之侧,始寇莱公南迁日,题于东楹曰: ‘平仲酌泉经此,’ 回望北阙,黯然而去。未几丁晋公又过之,题于西楹曰

  • 开化府

    清康熙六年(1667)置,属云南省。雍正八年(1730)设文山为府治(即今云南文山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及屏边苗族自治县、河口瑶族自治县地。1913年废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以

  • 高枧

    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高枧乡。1938年12月,国民党崇阳县长郎维汉收买叛徒,里应外合,搞垮了驻高枧的抗日大队,许多干部被杀害。集镇名。在浙江省三门县城西南、上山南麓。高枧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100。

  • 九鲤湖

   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九鲤湖。位于万山之巅,是一个天然的石湖。湖的四周林木葱笼,千岩竞秀,怪石嶙峋,溶洞百态。山巅瀑布历九漈而下,更为人所赞道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称:江西庐山之三叠泉、浙江雁荡山之龙湫“

  • 和子城

    唐置,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南二里土城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唐时蒙舍诏阁罗凤合六诏为一,侵俄碌,取和子城,今镇南州是也。”

  • 石人沟

    又作希鲁河、西洛河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6:“西洛河,亦出大山松林,合三水南流二百余里入海。此河源北隔山,即乌苏里江之源也。”

  • 旬河

    旧称洵河,又称涧河。《水经注·沔水》:“旬水东南注汉,谓之旬口。”汉水上游支流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出宁陕县北、秦岭南麓纱罗幛。南流经镇安县,到旬阳县两河关纳乾佑河,在旬阳县城入汉水。长219千米,流域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