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厩山
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三十四里车厩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慈溪县:车厩山,“昔越王勾践置厩于此,停车秣马,遗迹犹存”。
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三十四里车厩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慈溪县:车厩山,“昔越王勾践置厩于此,停车秣马,遗迹犹存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北二河乡(二道河子)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五常厅:东北“五十里二道河子街,有莫勒恩河渡口”。
即今河北灵寿县西北鲁伯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灵寿县: 楸山在 “县西北五十里,山多楸树,因名。东接凤凰石山,两山夹峙,道出其中,谓之龙门 口。《志》 云: 凤凰石山,峭壁万仞,登涉甚难,绝顶有石嵯峨,
即义慈惠石柱。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北易水之滨石柱村。《寰宇记》卷67易县:石柱“在县东南三十里,临易水。《州郡志》:易州石柱,后魏末,杜(洛周)、葛(荣)乱杀人,骸骨狼藉如乱麻。至齐神武起兵扫除凶丑,拾
即今福建柘荣县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后溪关“在霞浦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柘洋。王闽时立。宋建炎中,贼范汝为自政和来犯,里人王褒拒之于此”。五代王闽时置,即今福建省柘荣县驻地双城镇。属霞浦县。宋建炎中范汝为
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四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12江夏县: 钴鉧山 “在县东南一百一十七里。山形似钴鉧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 钴鉧山 “一名熨斗山,俗名风火斗”。
南齐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柳州市附近地。后废。
在今广西钦州市南海中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 《七省沿海要隘全图》:钦州港西南有鹿墩。
唐乾符二年(875)置,治所在马湖镇(今四川宜宾市西南)。后废。唐乾符二年(875年)置,治马湖镇(今四川宜宾市西南)。后废。
唐南诏后期以拓东城改名,为善阐府治。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关外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中庆路: “凤伽異增筑城曰柘东,六世孙券丰祐改曰善阐,历五年迄宋,羁縻而已。” 元代改鸭池城。唐广德二年(764年)南诏
即今四川会理县北益门镇。同治《会理州志》卷9:夷门“治北五十里”。清设把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