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兰达巴
又作答兰答八思(蒙古语,意为七十岭)。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车车尔勒格南、鄂尔浑河支流吉尔马台河上源,杭爱山北麓。应即吉尔马台河源处的苏巴尔汉海尔罕山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六年(1234)五月,“大会诸王百僚于达兰达巴之地,谕条令”。同书《定宗纪》:“太宗崩,皇后临朝,会诸王百官于答兰答八思之地,遂议立帝。”
又作答兰答八思(蒙古语,意为七十岭)。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车车尔勒格南、鄂尔浑河支流吉尔马台河上源,杭爱山北麓。应即吉尔马台河源处的苏巴尔汉海尔罕山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六年(1234)五月,“大会诸王百僚于达兰达巴之地,谕条令”。同书《定宗纪》:“太宗崩,皇后临朝,会诸王百官于答兰答八思之地,遂议立帝。”
即扶莱县。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禺州:“扶桑,武德四年置。”桑为莱之误。
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十里马鞍山麓乌龙幕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、会泽县、巧家县及四川会东等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为府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置
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改统万镇置,治所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 (487)为夏州、化政郡治。西魏大统十二年 (546) 为弘化郡治。隋为朔方郡治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改为朔方县。
宋置,属沙县。在今福建沙县南。明初废。
亦名古城山、五面山。在今四川邛崃市南十里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临邛县“有古石山,有石矿,大如蒜子,火烧合之,成流支铁,甚刚,因置铁官,有铁祖庙祠。汉文帝时,以铁铜赐侍郎邓通,通假民卓王孙, 岁
清置,在酉阳州(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)。《清一统志·四川统部》:酉阳营“驻酉阳州,旧为绥宁中营守备,嘉庆二年改专营,设游击”。
在今山东惠民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武定州:大湾“方十余顷,北有堤横亘,多鱼鳖之利”。
明弘治十三年 (1500) 置,属宁夏后卫。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南铁柱泉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后卫: 铁柱泉堡在 “卫西南六十里。有泉百步,寇入,必饮马于此。嘉靖十五年,制臣刘天和改筑旧堡,包铁柱泉于
即今贵州福泉县南走马坪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:走马坪寨“旧为控扼苗蛮之处”。在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,贵州巡抚冯岳于此置哨堡,属播州宣慰司。
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之大环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思恩县: 带溪 “在县北四十里。源出荔浦县,东流经此旋绕如带,南流入于龙江”。《清一统志 ·庆远府》: 带溪 “源出贵州古州苗界,西南流经八万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