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雾墟
即今广东化州市北那务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那雾在“州北一百二十五里”。
即今广东化州市北那务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那雾在“州北一百二十五里”。
本瑕丘县。北宋大观四年 (1110) 为避孔丘讳,改为瑕县。为兖州治。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。旋改嵫阳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大观四年(1110年)为避孔丘讳以瑕丘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兖州市。为兖州治。旋改为嵫阳县
即勐统。在今云南昌宁县南六十八里勐统乡。《明史·云南土司二》: 正统七年 (1442) 征麓川之役,从东路者 “招降孟通诸寨”。
在今四川甘孜县东南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置革赍土百户。
即陵井。在今四川仁寿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仁寿县:“又南有陵井,产盐,亦曰仙井。”
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乌云镇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乌云县 “旧名温和镇”。1916年设乌云设治局于此。后改为乌云县。
即今广西岑溪县西南二十里马路镇。民国《岑溪县志》旧分乡地图:西南有马路墟。
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二十五里东班各庄乡西南。盛产煤。清光绪《顺天府志》卷29房山县:“(西北)七十里北窖村。”
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省北境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执失部置,治所确址不详。属定襄都督府。后侨治宁朔县(今陕西靖边县东北)界。
在今湖北浠水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二》: 昭化寺 “唐咸亨间,五祖宏忍禅师建。本朝顺治中复葺”。
在今江苏溧阳市溧水上。《吴越春秋》卷4:子胥伐楚师还,“过溧阳濑水之上,乃长太息曰:‘吾尝饥于此,乞食于一女子,女子饲我,遂投水而亡。’将欲报以百金而不知其家,乃投金水中而去”。后人称之为“投金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