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匀长官司
明洪武十六年 (1383) 改上都云等处长官司置,属都匀安抚司 (后改都匀府)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南七里。清以后废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上都云等处军民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都匀市南。属都匀卫。永乐十七年(1419年)属贵州布政司。寻还属都匀卫。弘治七年(1494年)属都匀府。清属都匀县。后废。
明洪武十六年 (1383) 改上都云等处长官司置,属都匀安抚司 (后改都匀府)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南七里。清以后废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上都云等处军民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都匀市南。属都匀卫。永乐十七年(1419年)属贵州布政司。寻还属都匀卫。弘治七年(1494年)属都匀府。清属都匀县。后废。
①战国燕邑,后为赵地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: 悼襄王二年 (前243),“李牧将攻燕,拔武遂、方城”。即此。②战国韩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(一说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)。《史
亦作昌城侯国。西汉神爵三年 (前59)封广川缪王子元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。《后汉书·刘植传》: 刘植 “巨鹿昌城人也。……建武二年,更封植为昌城侯”。东汉改置阜城县。成又作城。西
亦名波窝曲宗、曲中宗。在今西藏波密县东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曲宗。1960年并入波密县。“曲宗”藏语意为法堡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东北曲宗城。1960年并入波密县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北岸。《陈书·高祖纪》: 南朝梁绍泰元年 (555),徐嗣徽据石头城,北齐遣翟子崇等诸将 “领兵万人,于胡墅渡米粟三万石马千匹,入于石头”。随后,陈霸先 “遣侯安都领水军夜袭胡墅,
亦谓之三湘浦。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,即洞庭湖水入长江处。
在今甘肃武都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元年(934),“雄武节度使张延朗将兵围文州,阶州刺史郭知琼拔尖石寨”。即此。
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独鹤驿 “在开平县 (今苍城镇) 西四十里,西北去新兴七十里。明洪武初置,今裁”。
①在今河北滦南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滦州: 陷河 “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,汇大小群川至蚕丛口入海”。②即今山东庆云县南献河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: “东无棣县北有陷河,阔数里,西通德棣,东至海
即今广东深圳市保安区南海中蒲台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: 东莞所东南海中有 “蒲胎山”。
见《金史·地理志》。为孙夼镇之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