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阳山
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恩府: “西北有都阳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都阳山在 “府西北二百五里。山高广有泉,下注成溪,引流灌田。旧有都阳寨,宏治中,土酋岑濬作乱,甃都阳等寨石城十有八所,即此处也”。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部。西北—东南走向,与大明山构成广西弧形山脉西翼。海拔600米左右,最高点戈什山(1092米),在都安县西北。主要由石灰岩构成,多悬崖、瀑布。植被稀疏。地下河系发育。
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恩府: “西北有都阳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都阳山在 “府西北二百五里。山高广有泉,下注成溪,引流灌田。旧有都阳寨,宏治中,土酋岑濬作乱,甃都阳等寨石城十有八所,即此处也”。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部。西北—东南走向,与大明山构成广西弧形山脉西翼。海拔600米左右,最高点戈什山(1092米),在都安县西北。主要由石灰岩构成,多悬崖、瀑布。植被稀疏。地下河系发育。
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朱元璋改江州路置,治所在德化县(今江西九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、德安、湖口、瑞昌、彭泽等市县地。1912年府废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朱元璋改江州路置,治德化县(今
即江巴林寺。在今西藏昌都县城杂曲与昂曲汇流处之楮惹山上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6:察木多“有江巴林寺,亦名戒空寺”。
在今广东中山市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北台山,“《志》云,相近者有寿星塘山,塘广数亩,在山之北。野史,宋端宗崩于舟中,葬寿星塘。今塘侧有陵迹五处,盖遗臣马南宝所筑疑冢也。其地亦名坟
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张母桥镇。清光绪《舒城县志》卷7:张母桥镇在“县西北五十里”。
即今台湾岛。宋赵汝适 《诸蕃志》 卷上谓: “流求国 (今琉球群岛) 当泉州之东,舟行约五六日程。……旁有毗舍耶。” 同书 “毗舍耶国” 条载: “毗舍耶,语言不通,商贩不及,袒裸盱睢,殆畜类也。泉有
在今宁夏平罗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 柔远寺口 “本朝雍正五年设市场于此。筑堡周八十五丈。有威镇堡兵防守”。
战国秦王政五年(前242)置,治所在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十六里故县村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、梁山以西, 山东郓城、河南范县以北,山东茌平、莘县、河南南乐、清丰、濮阳以南地。东汉以后辖境缩小。三
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“鹰窝寨”条下:连珠寨“山岭参错,蜿蜒数十里。诸寨相接,若连珠然”。在今安徽省寿县北。五代唐天成四年(929年)赵匡胤攻南唐寿春,拔连珠寨,即此。
在今广东惠阳市(淡水镇)西北永平村。隔水接博罗、东莞界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明置,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 “普定铺”条下:又有“龙井铺”等,旧皆戍守处。地有龙井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