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沙埠
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金沙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 “江浒山镇” 条下: “又 (贵溪) 县西二十里曰金沙埠……俱为水陆要冲,今皆有兵戍守。”
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金沙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 “江浒山镇” 条下: “又 (贵溪) 县西二十里曰金沙埠……俱为水陆要冲,今皆有兵戍守。”
又名扎西奇寺。在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二里处,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。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 (1709),“拉卜楞”是藏语 “拉章” 的转音。“拉章” 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。寺院占地一
西魏废帝元年(552)置,属绥州。治所在开疆县(今陕西米脂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佳县、吴堡和米脂县北部、横山县东部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西魏置,治抚宁县(今陕西米脂县龙泉河侧)。属绥州。辖境相
亦作武阶。西晋惠帝置,属狄道郡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东。北魏废。十六国前凉张骏于此置武街屯护军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滥水又西北径武街城南。” 《新唐书·玄宗纪》: 开元二年 (714),“薛讷及吐蕃战
即今四川綦江县南綦江上游松坎河。以流经贵州桐梓县松坎得名。《清一统志 ·重庆府一》:南江 “在綦江县东,自贵州遵义府桐梓县流入。……《府志》: 綦江有三源……一自桐梓县松坎,流五十里; 又自仁怀县李汉
清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升为喀喇沙尔厅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喀喇沙尔城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库尔勒市及焉耆、和静、和硕、博湖、轮台、尉犁、若羌等县地。1913年改为焉耆县。清光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,升岷州千户所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岷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、舟曲、宕昌等县地。清雍正八年 (1730) 仍改为岷州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岷州千户所,十一年升为卫
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北海中崆峒岛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崆峒岛 “相近有栲栳岛、浮山岛、双岛”。
①在今湖南澧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 明月池 “在郡圃东。李群玉游息之地也”。②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 “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,为明月池、白璧湾。湾状半月,清潭镜澈。”③在今四川
即今山西黎城县北南委泉乡。1943—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黎北县治此。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三年(965)伐蜀,“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,造浮梁于江上, 蜀人见梁成, 弃砦而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