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 (鐘) 门山
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 卷26长乐县: 钟门山 “在二十都,隔大海中。相传自广载巨钟至此而没,潮落或见之者,故名其山云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“御国山”条: 钟门山 “在海中,当舟行之道,有小屿如钟”,故名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 卷26长乐县: 钟门山 “在二十都,隔大海中。相传自广载巨钟至此而没,潮落或见之者,故名其山云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“御国山”条: 钟门山 “在海中,当舟行之道,有小屿如钟”,故名。
即今四川达县西石梯镇。清乾隆《达州志》卷1:石梯坎场“在州西方,去州一百四十里”。
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郑庄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 “曲堤渡” 条下: 郑庄渡 “在县东五十里”。
北宋置,属什邡县。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。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场,人口370。以驻地杨场得名。1951年为杨场乡,1958年为杨何公社,1984
即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平远县: “本程乡等县豪居堡林子营。嘉靖三十八年,以险僻多盗,设通判驻守。” 嘉靖四十一年(1562) 于此置平远县。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怀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博爱县。四年(621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河内县置,治今河南省博爱县。属怀州。四年废。
在今新疆和静县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卷60: 珠勒都斯山 “其中多黄金。东西珠勒都斯之水出焉,是为海都河之源”。为土尔扈特、和硕特游牧处。
①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识臼县置,属临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五年 (746) 属昭德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真州。后废。②唐宝应二年 (763) 析分水县置,属睦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
又名月川水。即今陕西安康市西月河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 月川水,“ 《旧州志》 谓之越河,在州西七里。自凤凰山东流至石泉,受迟河水,至汉阴受添河水。过越岭关,受白鱼沟水,又受恒河水。昔经牛山麓,明
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武定军民府: 虚仁驿 “在府北。《图经》: 府北有勒站及虚仁、环川、姜驿等站,达于四川会川卫境,自昔往来通道也”。
又名石斛山。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蒙化直隶厅》 引《旧府志》: “山顶有石,状若棋盘。有黑白石子,布列于上,樵牧者乱之,明日复如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