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风山
即今浙江德清县东南封山和嵎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4武康县:防风山“在县东一十八里,先名封嵎山,唐天宝六年敕改焉”。
古山名。即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封山和嵎山。相传虞夏之际防风氏守封、嵎二山得名。唐天宝六载(747年)敕改名防风山。
即今浙江德清县东南封山和嵎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4武康县:防风山“在县东一十八里,先名封嵎山,唐天宝六年敕改焉”。
古山名。即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封山和嵎山。相传虞夏之际防风氏守封、嵎二山得名。唐天宝六载(747年)敕改名防风山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十七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引兵向洛阳,遣其弟积善将兵三千自偃师南缘洛水西上,东都遣河南令达奚善意将兵拒积善,“渡洛南,营于汉王寺”,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洛
宋大理国置,属善阐府。治所在撒吕城(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路南州: “夷名路甸,有城曰撒吕,黑爨蛮之裔落蒙所筑,子孙世居之,因名落蒙部。”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改置宜良州。大
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旧绵州城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十贤堂“绘涪翁、庞统、蒋琬、杜微、尹默、李白、陈该、苏易简、王仲华、欧阳修共十人”。
在今河南尉氏县城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开封府尉氏县:“阮籍台在县东南二十步。籍每邀名贤携酌长啸登此也。”
又称五池沟。在今河南中牟县西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渠水经圃田泽后,“后合五池沟,谓之五池口。魏嘉平三年,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, 自彼而还,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”。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。为渠水
又作茂哈达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与滨海边疆区东黑龙江北岸,阿穆尔泽特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 茂峰 “在黑龙江城东南九百里”。
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。明 《全辽志》 卷1: 金线河“在 (开原) 真武庙前。源出东北隅泉穴,西流出水关而南入清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三万卫:金线河 “在卫城东北,西流入城,出西水关,又南入清河。夹
南朝梁普通中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。北周属普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至、安岳二县及遂宁市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北周建德四年(575年)置,治多业县(今四川乐至县东北)
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56永州: 垂幔滩 “水行百里,枕湘江之岸,峭壁倚空,不知几千仞。今遥望石壁,皆如帷幔之状。下有滩,谓之垂幔滩”。
一名谷口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 · 中次六经》: 廆山 “交觞之水出于其阳,而南流注于洛; 俞随之水出于其阴,而北流注于谷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