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陈留县

陈留县
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臣瓒曰:“宋亦有留,彭城留是也。留属陈,故称陈留。”西汉为陈留郡治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汴州。大业初属梁州。唐属汴州。北宋属开封府。金以此为汴京,贞元初改为南京。元属汴梁路。明、清属开封府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57年并入开封县。

②南朝梁置,属汝阴、弋阳二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东南五十里高塘乡附近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颍州汝阴、弋阳二郡陈留县“有高塘陂、蟹谷陂”。北魏以后废。

③南朝梁侨置,为陈留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北三里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颍阳县。


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,属砀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孟康曰:‘留,郑邑也,后为陈所并,故曰陈留。’臣瓒曰:‘宋亦有留,彭城留是也;留属陈,故称陈留也’。”秦、汉间为重要都市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郦生说沛公曰:“夫陈留,天下之冲,四通五达之郊也,今其城又多积粟。”两汉为陈留郡治。三国魏为陈留国治。西晋末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。属宋州,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汴州。五代、宋、金属开封府。北宋时又曾为京畿路转运司治。元属汴梁路。明、清仍属开封府。1957年并入开封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阳堰

    在今湖北郧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郧阳府郧县: 武阳堰在 “府西五十五里有武阳洞,悬崖深邃,水出其中,堰以溉田,为利甚博”。

  • 雷波县

    1914年改雷波厅置,属四川永宁道。治所即今四川雷波县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南缘,与云南省毗邻。属凉山彝族自治州。面积2729.1平方千米。人口23.1万。辖4镇、4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锦城镇

  • 沔渡墟

    即今湖南炎陵县东北二十八里沔水北岸沔渡镇。清光绪《大清一统舆图》作沔渡塘。

  • 东济北郡

    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肥城县(今山东肥城市北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肥城、平阴等市县地。北齐废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置,治肥城县(今山东肥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肥城市、平阴县及东

  • 阪泉山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阪泉山“在州西。相传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即此山也。亦曰阪山”。②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原府阳曲县:“阪泉山在府东北八十里,相传旧名

  • 辰溪县

    隋开皇九年(589)改辰阳县置,属辰州。治所即今湖南辰溪县。大业初属沅陵郡。唐属辰州。元属辰州路。明、清属辰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西部、沅江中游。属怀化市。面积 19

  • 鄂穆楚河

    亦名鄂穆曲河。为澜沧江南源。即今青海杂多、囊谦二县境之解曲 《昂曲)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藏: 澜沧江有二源: “一源发于匝坐里冈城西北巴喇克拉丹苏克山,名鄂穆楚河,俱东南流,至匝坐里冈城东北察木多

  • 太武山

   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太武山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7漳州府《山川》:太武山“在漳浦县东北。蔡如松《十辩》云,去州二百八十里,东邻大海。世传越王建德尝避兵于此。按《史记》:越王勾践至无疆七世,未有名建德者,惟

  • 大楼山

   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》:大楼山“在贵池县南四十里。孤撑碧落,若空中楼阁然”。②在今贵州遵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大楼山在“府北百里。上有关曰太平关,亦曰楼山关,亦曰娄

  • 青泥

   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 建安十七年 (212),“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 卷144长寿县: 青泥池 “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。 亦曰�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