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积务
在今山东宁津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县: 青积务 “宋 (元) 置,金废”。
在今山东宁津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县: 青积务 “宋 (元) 置,金废”。
东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,属盱眙郡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南。隋初废入盱眙县。古县名。东晋义熙中分盱眙县地置,治今江苏省盱眙县南。东晋、南北朝属盱眙郡。隋初省入盱眙县。
①东晋太元中置,治所在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)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改置镇,后复为郡。曾为梁州,益州、南秦州、成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。西魏改为仇池
隋末萧铣置,属沅陵郡。治所即今湖南泸溪县。唐属辰州。天宝间徙治今县西南二十里洗溪镇。南宋绍兴初复迁今泸溪县。元属辰州路。明属辰州府。清改泸溪县。隋大业末置,治今湖南省泸溪县西南。唐属辰州。南宋移治今泸
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六十里香积山香积寺侧。唐杜甫 《涪城县香积寺官阁》 诗云: “寺下春江深不流,山腰官阁回添愁。”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三国魏改为合城县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南朝宋及北魏属兰陵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甘露四年(前50年)封鲁孝王子平为合乡侯,置侯国。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后改
元置,属柳州路。即今广西柳城县东南东泉镇。明改为驿。元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东南东泉。明初改为驿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南珠江三叉口白鹅潭,为水路交通要道。清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卷4:白鹅潭“珠江上游二里,有白鹅潭。水大而深,每大风雨,有白鹅浮出。故名。相传明黄萧养作乱,船经此潭, 白鹅为之先导”。
在今安徽泗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:溧河 “在州东北,即古历涧水。导源徐陂,南流绝蕲水,经历湖戍,西通塔影湖注于淮”。
在今甘肃镇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平凉府镇原县: 雉头山在 “县西三十里。又西二十里为鸡头山,本一山而异名”。
即今陕西淳化县治。本汉梨园,后为寨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宁二年 (895),“遣李存信、李存审会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王行瑜梨园寨,擒其将王令陶等,献于行在”。后改为梨园镇。即今陕西省淳化县。《资治通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