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莲寺

青莲寺

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三十五里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。包括青莲寺和古青莲寺两座,相距约一里。两寺原为一寺,在宋代时分开。青莲寺北山岩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 (543) 题记。寺内有宋代建筑释迦殿,其他建筑如天王殿、藏经楼、罗汉楼、地藏楼及经堂等,为明清时期建筑。古青莲寺内有南殿、正殿两座,都是后世重修过的,但殿内塑像和碑刻仍是唐宋原物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青莲寺 “在凤台县 (今晋城市) 东南三十五里硖石山。北齐时建。寺有掷笔台、慧远塔。隋长敖译经法僧慧远居此,注《涅槃经》,注成,掷笔台上,曰: 若疏义契理,笔当驻空。既掷,果悬空不堕,时人因以名台。开皇时远卒长安,其弟子迎其遗骸归,塔于此”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驮沙

    故址在今江苏靖江市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二》 “马驮沙”条引《广陵志》:“三国吴赤乌中,有白马负土入江,壅积而成,遂有东、西二洲,因呼为马驮沙。一名骥沙, 又名阴沙。”明成化七年(1471)于此置靖江县

  • 郚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东汉省。西汉阳朔四年(前21年),成帝封鲁顷王子闵为郚乡侯,置郚乡侯国,治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南。属东海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马蹬郡

    西魏置,属开州。治所在汉兴县(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地。北周改为周安郡。

  • 北沛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霍州。治所在新蔡县(今安徽霍山县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新蔡县(今安徽霍山县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挺城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莱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南七里。旋并入卢乡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东省莱阳市南。属莱州。不久省。

  • 合即渠

   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额济纳河旁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亦集乃路:“(至元)二十三年,亦集乃总管忽都鲁言:‘所部有田可以耕作,乞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于亦集乃地,并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。’从之。计屯田九十余顷

  • 土桥

    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榆次县:土桥“在县东北六十里”。集镇名。(1)在山东省陵县西部,属陵城镇。人口 3110。为原土桥镇人民政府驻地。原村名界河铺,李姓于明朝永乐初年由胶东半岛即墨县

  • 女儿山

    俗名石鸡山。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轨“隐于宜阳女几山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西晋张轨少时曾隐居于此。

  • 昭武九姓

    隋唐时对今中亚锡尔、阿姆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。九姓指康、安、曹、石、米、何、火寻、戊地、史。康旧居昭武 (今甘肃临泽县境),因被突厥所破,西迁至今中亚,建九姓政权,以昭武为姓,故名。唐永徽中内附,分

  • 邛水县

    北宋政和八年(1118)置,属思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。宣和四年(1122)废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)复置,元改定安县。后复名邛水县。明洪武五年(1372)改置邛水长官司。1913年复置邛水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