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门

青门

①一作青城门、霸城门。即西汉长安城东南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二十里。因景帝元年 (前156) 有青雀群集门上,又称青雀门。又因门上有绮丽的木刻装饰,亦称青绮门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 天凤三年 (前16) 七月,“霸城门灾,民间所谓青门也”。

②唐诗人借用西汉旧称,以长安东面之通化门、春明门、延兴门为青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。许景先《折柳篇》: “春色东来渡渭桥,青门垂柳千百条”,此青门指通化门,门近东渭桥。李洞 《送人归觐河中》诗: “青门冢前别”,此青门指春明门,门外有汉萧望之墓。李商隐 《乐游原》: “春梦乱不记,春原登已重; 青门弄烟柳,紫阁舞云松。” 此青门指延兴门,春原指门内乐游原。

③指宣平门。汉长安城 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) 东出北头第一门。王仲殊 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收获续记》 认为,后秦时的青门应是经过两次重修,在十六国时仍作为一个完整城门存在的宣平门。

④指汉长安城宣平门外的东都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十六国北朝时改东都门为青门。《后汉书·蓬萌传》 载: “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,三纲绝矣,不去祸将及人,即解冠挂东都城门。” 唐李贤注: “东都门,今名青门也。”


(1)又称青城门、霸城门。汉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东南门。景帝元年(前156年)有青雀群集于门上,故又称青雀门。又因门上有绮丽的木刻装饰,故又称青绮门。广陵人召平为秦东陵侯,秦亡,为布衣,种瓜青门外,即此。(2)唐代诗人借用西汉旧称,通称当时长安城东面三座门(自北向南为通化、春明、延兴)为青门。因东方于五色属青,故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思江

   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贵县 “泛水江” 条下: “又有武思江在县西六十里。自郁林州博白县流入界,俱注入郁江。”

  • 铁檠镇

    本铁檠城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裁。

  • 乐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。高帝封乐毅为侯,宣帝又改封河间献王子佟于此。东汉废。西汉地节三年(前67年),宣帝封河间献王子佟置,治今河北省深州市东南。东汉废。

  • 杂谷安抚司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威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理县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)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杂谷脑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改土归流,改置杂谷厅,二十五年改为直隶厅。

  • 斋堂岛

    即今山东胶南市南琅邪山东南海中斋堂岛,去岸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诸城县: “琅邪山东南五里海中有斋堂岛。其上平地可千余亩,多土少石,甚肥饶,产紫竹、黄精、海枣。元时海运漕舟经舶处也。” 《清一统志

  • 惟扬

    即维扬。又作维阳。今江苏扬州市或扬州府的别称。取 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淮海惟扬州” 中之二字为名。唐岑参 《万里桥》 诗: “成都与维阳,相去万里地。” 宋费兖 《梁溪漫志》: “古今称扬州为惟扬。

  • 四隤山

   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,与安徽和县接界处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乌江县“有四隤山”。

  • 安化门

    唐长安外郭城南面偏西的一门。隋初建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北山门口村东约半里处。

  • 失尔兀赤卫

    又作实尔固辰卫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以北之地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十二月置,治所今址不详,辖区约今俄罗斯乌苏里江右侧华夫列斯克以

  • 蒙城

    在今四川名山县与卢山县间蒙山下。《南齐书·刘悛传》: 永明八年 (490),悛啟世祖曰: “南广 (安) 郡界蒙山下,有城名蒙城,可二顷地,有烧炉四所,高一丈,广一丈五尺。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,平地掘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