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风穴寺

风穴寺

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。据《风穴寺志略》载,该寺建于北魏,称香积寺。唐代扩建,并改名为白云寺。俗称风穴寺。明、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。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,高22米,为单层九级密檐方形砖塔。金代的中佛殿,面阔进深各三间,单檐歇山顶。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,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(1125)铸造的大铁钟一口。寺外有塔林两处,共有元、明、清各代和尚墓塔七十三座。风穴寺及塔林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千米的风穴山中。周围群山环抱,松柏苍郁,风景秀丽,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原名香积寺,始建于北魏,隋代改名千峰寺,唐代扩建为白云寺,俗称风穴寺。明、清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。现存最早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,高22米,为九层密檐方形砖塔。塔刹由覆钵、相轮、宝盖及火焰组成。金代的中佛殿,面阔3间,单檐歇山顶。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。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(1125年)铸造的大铁钟一口。寺院周围有元、明、清各代的和尚墓塔83座,是省内第二处较大的塔林。风穴寺及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风 穴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霄站

    元置,即今福建云霄县。

  • 阿克苏道

    1914年由原阿克苏道袭置,属新疆省。治阿克苏县(今新疆阿克苏市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。1915年,且末县由喀什噶尔道改隶本道。1920年,焉耆、轮台、尉犁、若羌、且末划归焉

  • 东荆河

    在今湖北潜江、洪湖、仙桃三市境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夜汊河“在潜江县西南。《县志》:分汉水西南流, 谓之大泽口”。 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11潜江县:夜汊河“案大泽口已淤。今汉水分流, 自吴家改口入县境

  • 奇莱

    即花莲港。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 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,“淡水人陈文、林侃遭风至奇莱,始与台东番贸易”。

  • 乐阳殿

    即洛阳殿。在北魏平城西苑内,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下皇庄一带。《魏书·抱嶷传》 载:嶷为泾州刺史,“将至州,高祖饯于西郊乐阳殿,以御白羽扇赐之”。

  • 蓬塘陂

    在今广西藤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藤县: “蓬塘陂在县西四十里……有灌溉之利。”

  • 仙海

    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金城郡临羌县:“西北至塞外,有西王母石室,仙海盐池。”两汉、魏、晋又名鲜水海、西海、卑禾羌海、��海,晋以后通称青海。古湖名。即今青

  • 锦朝铁路

    从辽宁锦州至朝阳北票 (今北票市)。长113公里。为京奉铁路支线。1921年动工修筑,1927年建成。今为锦承线的一段。

  • 邛水县

    北宋政和八年(1118)置,属思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。宣和四年(1122)废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)复置,元改定安县。后复名邛水县。明洪武五年(1372)改置邛水长官司。1913年复置邛水县,

  • 北制

    即制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。《左传》:隐公五年(前718),“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”,即此。即“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