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桥镇

马桥镇

①北宋置,属莘县。在今山东莘县北四十里马桥。

②北宋置,属中江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北六松乡文家桥村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30中江县引眉山程建用《与苏子瞻书》云:“东江来自涪城,历马桥镇,过五成山,至玄武山下,入于南江。”

③在今上海市闵行区南十六里马桥镇西四里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卷1《镇市》:马桥镇在“县西南五十四里”。


(1)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山东省莘县北马桥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大名府莘县有马桥镇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上海市闵行区西南部。面积49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900。相传三国吴主孙权曾驻马于此,故名马桥;又传昔有四座石桥在地面上的分布形态似马,故名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设马桥乡,民国置镇。1950—1953年为区,1958年废入群力公社。1959年析置马桥公社,1984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等。有肠衣、塑料、化工、砖瓦等厂。320国道经此。马桥东有贝壳沙带,为古海岸遗址。俞塘村有马桥古文化遗址。(2)在江苏省靖江市中部、六圩港两岸,南临横港,北濒泰靖界河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镇,人口2200。传昔有一马队被六圩港所阻,于此造一便桥,因名。1956年由双店、正新二乡合并置马桥乡。1958年属火花公社,1959年析出建马桥公社。1983年复乡。2000年与侯河、长里二乡合并改马桥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大豆、玉米、生猪、淡水鱼、蚕茧、蘑菇等。有低压开关、机械、口琴、钢材、光学仪器、干燥设备、电子、电器、建材、轻工等厂。口靖等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经伦庵烈士陵园。(3)在浙江省海宁市东部。面积22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2800。以昔有马桥得名。民国初置镇。1947年为纪念抗日英雄陈士伯,改名士伯乡。1958年属湖塘公社,1961年析置马桥公社。1966年易名红旗公社,1982年复原名。1983年易为乡,1988年复置镇。产稻、油菜籽、蚕茧、生猪、淡水鱼等。有纺织、针织、缫丝、机械、服装、轴承、建材等厂。达泽庙、柏墅庙、伊家桥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商贸兴盛。有公路通市区。(4)在山东省桓台县西北部。面积44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车桥,人口3000。春秋时期已有此村,名郭家屋子。清初《桓台轶事》云:“孔子去齐,适狄水,作歌曰:狄之水兮风扬波,舟楫颠倒更相加。归来归兮胡为斯。”陷车马于此,以马驾车而过。后人建桥,名曰:“马车桥”。遂以此改村名。镇境建国初为桓台县第四区。1958年9月为第十一卫星公社;同年11月桓台县、博兴县合并,改为博兴县陈庄公社。1961年两县分治为桓台县陈庄区。1966年撤区改为马桥公社,1984年改乡,1991年建镇。有小清河、杏花河、胜利河、人字河、引清济湖总干渠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造纸、石油化工、环保节能设备、人造板、塑料制品、制氧等厂和建筑、安装等业。红马公路东接张田公路。(5)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部。面积12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 2760。镇以桥得名。1951年分属三班、严树、马桥、潜山等乡。1956年为马桥乡。1958年属马桥公社。1984年改置马桥镇。2001年麻塘乡并入。产稻、甘薯、蔬菜、油菜籽等,盛产苎麻、茶叶、桂花。有苎麻加工、卷烟、邮电器材、农机、水泥预制件、建材、农膜、服装等厂。咸通公路经此。(6)在湖北省保康县西部。面积431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 4640。传明山西太原府马天近在此建桥,故名。1950年为马桥区,1958年为马桥公社,1984年改马桥镇。2001年欧店镇和金斗乡部分并入。粉青河流经,有阳岩河、金斗河等支流注入。主产玉米,并产黄连、杜仲。特产木耳、香菇、茶叶等,矿产有磷及铁、石灰石等。有磷矿粉、磷肥、建材、酿酒等厂。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白红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唐受阳县遗址、魁星楼等。(7)在河南省永城市西南部。面积100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集,人口 2280。明代马氏建村,因村北有石桥,名马村桥,简称马桥。清同治元年(1862年)捻军首领苏天福于此遇害。1958年建公社,1984年改乡,1998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砖瓦、农机修理、面粉加工等厂。永李、永涡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妃溪

    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汉州:玉妃溪“在绵竹县。《成都耆老传》载:妃与五丁同生,父母弃之溪中,后闻呱呱之声,就视乃一女、五男,女即蜀文併妃,男即五丁”。

  • 旧司坪

   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五十四里三拱桥乡(旧司坪)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“据岩临流,山路险仄,为营路旁生苗大寨”。

  • 郯城县

    唐元和中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。寻省入临沂县。元末复置,属沂州。移治今山东郯城县。清属沂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琅玡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东南部,邻近江苏省。属临沂

  • 合江县

    北周保定四年(564)改安乐戍置,属东江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引《元和志》:“以江在县侧合流为名。”隋开皇初属泸州,大业初属泸川郡。唐属泸州,移治今合江县西北白沙镇。元和十

  • 珲春县

    1913年改珲春厅置,属吉林省延吉道。治所即今吉林珲春市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珲春,满语 “边地之义”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88年改设珲春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珲春厅改置,治今吉林省珲

  • 秭归郡

    北周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长宁县 (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秭归、巴东等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置,治长宁县(今湖北秭归县)。属信州,辖境约今湖北省巴东县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桂溪

    ①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南高滩河,为龙溪河上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9梁山军: “桂溪在桂溪市。《寰宇记》 云: 旧忠州桂溪县以桂溪为名。县废来属。《图经》 云: 唐初为桂溪,以两岸多桂木,因以名之。”②即

  • 文安郡

    北魏置,治所在文安县(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川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七石山

    即七峰山。在今河南方城县北三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荆州方城县“有七石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东阳驿

   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东阳水附近。为长安与洛阳间重要陆路交通驿站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中大通六年(534),北魏主循河西行,宇文泰备仪卫迎帝,“谒见于东阳驿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东阳水附近。为隋唐时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