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踏湖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汶河堤北,运河东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汶上县“南旺湖”条下:“堤北有马踏湖,亦谓之南旺北湖。周三十四里有奇,当南旺东北,亦蓄水以灌渠。”
又称麻大湖。跨山东省中北部桓台、博兴二县。相传齐桓公时牧马千匹于此,马踏成湖,故名。曾分为马踏、锦秋二湖,锦秋湖现已湮废。属河间洼地滞积湖。湖面海拔8.5米,面积58.9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2.4米,蓄水量1.23亿立方米。入湖河流为乌河,经调蓄后,下注小清河。盛产莲藕、蒲苇、鱼虾等,具蓄水、灌溉、养殖之功能。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汶河堤北,运河东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汶上县“南旺湖”条下:“堤北有马踏湖,亦谓之南旺北湖。周三十四里有奇,当南旺东北,亦蓄水以灌渠。”
又称麻大湖。跨山东省中北部桓台、博兴二县。相传齐桓公时牧马千匹于此,马踏成湖,故名。曾分为马踏、锦秋二湖,锦秋湖现已湮废。属河间洼地滞积湖。湖面海拔8.5米,面积58.9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2.4米,蓄水量1.23亿立方米。入湖河流为乌河,经调蓄后,下注小清河。盛产莲藕、蒲苇、鱼虾等,具蓄水、灌溉、养殖之功能。
①又名越王山、越山。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奉新县: 药王山“在县西北五十里。山上有药王庙,因以名之。其山盘险而上,及其顶平阔二十里,其中有湖水澄深无底,湖岸四时花木芳浓,风景异于
或作戛洒、戛色。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八十四里戛洒乡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新平县西有戛赛。傣语 “戛” 为街子,“洒” 为沙滩,意即沙滩上的街子。
即今河北沧县东北四十五里李天木回族乡。清乾隆《沧州志》疆域图:东有李天木庄。
在今河北高邑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高邑县:长冈在“县西二十五里。冈峦耸秀,环抱村疃间,周十余里,中有兔儿坡,甚宽广”。村名。在江西省兴国县城东部。属长冈乡。人口140。因村处较长冈地上得名。为县甘蔗
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土峪寨“在广灵县西二十里。明洪武中筑,周围二百步,高一丈五尺,濠深三丈”。
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七十里朱桥镇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二》:朱桥镇“旧有递运所,明万历中裁。本朝乾隆五十二年(1787),移县丞驻此”。(1)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
清康熙三十二年 (1693) 改蔚州卫置,属宣化府。治所即今河北蔚县。乾隆二十二年 (1757) 废入蔚州。1913年改州为县,属直隶口北道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属河北省。(蔚yù) 在河
①即今湖北松滋、公安二县南之洈河。据《水经·油水注》: 洈水 “出高成县洈山,东径其县下,东至孱陵县入油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荆州府一》:洈水 “在松滋县南。源出县西南起龙山,南河出山南,北河出山北,合
即今山东广饶县西北十八里石村乡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乐安县(今广饶县)西北有石村。
即今四川安岳县南李家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李家街“在治南一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