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颊河

马颊河

①《禹贡》九河之一。《尔雅·释水》郭璞注以为“河势上广下狭,状如马颊”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高唐州载:“亦名旧黄河。 自直隶开州(今河南濮阳),流经朝城县及莘县、堂邑、观城、清平县界, 又历夏津县,南至州境。东北径恩县、平原、陵县、商河、乐陵入海。”故道久堙。

②为济水支津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又北分为二水,其支津西北出,谓之马颊水者也。”又说:“济水又北径鱼山东,左合马颊水。水首受济,西北流,历安民山北……马颊水又径桃城东,马颊水又东北流径鱼山南,……其水又东注于济,谓之马颊口也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三年(896),“朱全忠遣庞师古将兵伐郓州,败郓兵于马颊”,即此。

③又称新河。唐久视元年(700)为分泄黄河洪水所开。是唐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分支。故道自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分河水东流,经陵县南、商河县北,历阳信、沾化县北,东流入海。宋初已淤废。

④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马颊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元城县:“马颊河在县东五十里。旧自开州流经此,阔约百步,今虽枯竭,故道犹存,淫雨泛溢,辄害禾稼,下流入山东朝城(治今莘县西南)等县境。”


(1)古水名。唐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分支。周久视元年(700年)为分泄黄河洪水所开。又称“新河”。故道自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分河水东流,经陵县南、商河县北、阳信县、沾化县北,东入于海。分洪流畅,唐李峤《咏河》诗有“桃花来马颊,竹箭入龙宫”之句。因在唐大河之北,后世称唐大河北支。宋初已淤废。(2)今水名。干流在山东省西北部。唐时为了分泄黄河洪水,开挖此河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河势上广下狭,状如马颊也。”源于河南省濮阳市,与徒骇河平行东北流,经清丰、南乐县及河北省大名县入山东省境,东北流至元棣县下泊头东北入渤海。长440千米,流域面积1.46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德王河、朱家河、裕民河、唐公河等。此河有排涝、防洪、灌溉之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宾栅

    亦作鸿宾栅。即永安城。在今陕西三原县北五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20: “永安故城亦名洪宾栅。” 又 《方舆纪要》 卷53三原县: 永安城 “后魏孝昌二年,萧宝寅作战,关右刺史毛鸿宾立义栅以捍贼,

  • 太湖

    ①又名西湖、大湖。即今北京城西南莲花池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㶟水又东,与洗马沟水合,水上承蓟城西之大湖。湖有源,水俱出县西北,平地导泉,流结西湖。湖东西二里,南北三里,盖燕

  • 楚长城

    即方城。春秋时楚国筑。北起今河南方城县北,东南至今泌阳县东北。战国时又展筑,自今方城山北面西向循伏牛山,折南循北河、湍河间,至今邓州市北。楚恃以守卫其北境。秦毁。

  • 汗国

    汉为大宛国。 南北朝时为破洛那。 隋、唐时又称拔汗那、 ��悍、 跋贺那。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。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。 《隋书· 西域传》: 汗国

  • 芦溪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萍乡县。即今江西萍乡市东芦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萍乡县:卢溪镇“以临卢溪水而名。《志》云,卢溪通舟楫,有小市为县津要”。清时置芦溪市巡司于此。②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长乐村。清《江宁布政司属

  • 存古阁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民国时,藏有古碑八十余种以魏碑最多,秦汉砖亦有数十万,并有岳武穆行书数方。

  • 聂家口

    在今山东惠民县南五十里。《宋史·河渠一》: 大中祥符四年 (1011),“九月,棣州河决聂家口”。即此。

  • 沙阜

    ①即沙苑。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四十余里马坊头。《元和志》卷2冯翊县:“沙苑,一名沙阜。在县南十二里。东西八里,南北三十里。”②在今甘肃临夏市东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》:东晋永和三年(347),后赵将石宁

  • 丰宁下长官司

    明洪武间置,属都匀卫。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西南下司镇。弘治八年(1495)属独山州。清属都匀府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独山县西南下司。属都匀卫。弘治七年(1494年)改属独山州

  • 北朱提郡

    南齐析朱提郡北部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永善县境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永善、大关等县地。南朝梁末废。南朝齐置,治今贵州省永善县境内。属宁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