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沐溪口“在县南五十里。有巡司戍守。《志》云:司旧置于今县治北,景泰三年移于今所”。
南朝梁太平三年(558)置,治所在江阴县(今江苏江阴市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南朝梁太平二年(557年)置,治江阴县(今江苏江阴市)。属南徐州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江阴市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
①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十三里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尧水自西山东北流。径尧庙北,又东径长子县故城南,……其水东北流入漳水。”②即古蕤水,亦即今山东之尧河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尧水“出剧县南角崩山,即故义
即今贵州赫章县。明初置递运所于此。清代称为赫章。
即今江西萍乡市北桐木镇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 “江西市” 条: “桐木市在 (萍乡) 县北九十里。”
一名双河。即今安徽青阳县东之青河。为青通河支流。源出县南分流岭,北流至县城东入青通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青阳县: “南有临城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27青阳县: 临城河 “在县南。《志》 云,大通河之别
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 治所在阳仁城(今河南汝州市西南)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废。武定元年(543)复置,治梁雀坞(今汝州市东北)。二年(544)属北荆州,五年(547)移治杨志坞(今伊川县西南
西魏置,为洞州治。治所在钟离县 (今河南唐河县东南)。北周属湖州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以西淮郡改名,治钟离县(今河南唐河县东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一作渑池。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 赵惠王二十年 (前279),“与秦会黾池,蔺相如从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渑池。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赵惠文王二十年(前279年
在今河南西华县南。《水经·洧水注》:“洧水又南径长平县故城西。洧水又南分为二水,枝水东出,谓之五梁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0宛丘县:五梁沟“按《图经》云,西南十里。从西华县界洧水出,东流入谷水。古老传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