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角岩
在今江西金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金溪县:龙角岩“在县东北。山巅两石对峙如龙角,中通一径深入石室,高明宽广,可坐百人”。
在今江西金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金溪县:龙角岩“在县东北。山巅两石对峙如龙角,中通一径深入石室,高明宽广,可坐百人”。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东梁州置,治所在西城县 (北周改吉安县,即今陕西安康市)。隋大业三年 (583) 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改西城郡为金州,仍治西城县 (今安康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石
即今新疆叶尔羌河上游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叶尔羌河 “其河二源,西源曰泽普勒善河”。
在今河南太康县南。秦为固陵县,西汉改为固始县,东汉废县为固陵聚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陈国阳夏县: “有固陵聚。”
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海口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 “白龙寨”条:“英罗寨、萧村寨、井村寨、对达寨、丰城寨、黄泥寨皆南至海猪沙十余里。”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海口。
指古时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乃辨九服之方国。”九服即侯服、甸服、男服、采服、卫服、蛮服、夷服、镇服、藩服。后泛指藩属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王略所宣,九服率从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
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泰宁县:大杉岭在“县西北二十里,路通江西建昌府。多产杉木。吴越时遣兵屯戍于此”。(1)古山名。在今福建省泰宁县西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邵武府泰宁县:大杉岭在“
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村。《明太祖实录》卷142:洪武十五年二月壬戌载,“胡里改至乐浪古隘口一百七十里,乐浪古隘口至乞列怜一百九十里”。
1925年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。1929年改为雅鲁县。1925年置,治扎兰屯(今内蒙古扎兰屯市)。1929年升县。
在今福建建瓯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建安县: 洋峰山 “在府北七十里,屹然特出众山中,顶甚平旷”。
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五十里沱江中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老虎口“乱岩错立,沱江上下俱可通舟,为此处阻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