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军司
即“中军师”。晋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
即“中军师”。晋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
官名。北齐吏部尚书所属有考功曹,“掌考第及秀孝、贡士等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五年(1372)始置于诸亲王府,每府设三护卫,每卫设指挥使、指挥同知、指挥佥事等官,俱与京卫同。各卫下辖左、右、前、后、中五千户所,负责护卫王邸。
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,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七班,与翊师将军等代旧四中郎将; 普通六年(525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七班。陈沿置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如加为镇兵大将军,
刺史等地方长官的别称。《晋书·周访传》:“二君皆位至方岳,功名略同。”
官名。北齐置。参见“清漳署’。
即银牌,又称平银牌。参见“牌符”。
祠禄官名。宋神宗时置勾当宫观,以京官充任。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。
武散官名。唐宋置,唐制秩从八品下,宋制,秩从八品。
爵位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燕。见“六爵”。
官名。北魏末、西魏置。《周书·寇儁传》“孝昌(525—528)中,朝议以国用不足,乃置盐池都将,秩比上郡。”主管盐池事务,统兵守卫,有时加将军号。西魏文帝大统(535—551)初,辛庆之以行台左丞兼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