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值年旗公署

值年旗公署

官署名。清置,为八旗办理共同事务的机构。简派各旗都统副都统八人为值年旗大臣,掌理八旗合办事务,如拣选公中佐领之拟补官员;驻跸热河时带领各旗营官员引见,验放六品以下官员;兼管事之大臣请简时咨取各旗大臣衔名请简;请袭世职查办事件限期办法;会合各旗大臣定议特交事件;汇奏八旗年例之事等。其办事人员由各旗参领、章京、笔帖式中选派若干人。值军旗大臣与办事人员均每年更换一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监察使

    官名。民国时国民政府置,由监察院院长提请国民政府特派,在所派监察区内巡回监察,行使弹劾权,必要时,在监察区内设监察使署。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监察使署的主官,见“监察使署”。

  • 中等教育司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原设普通教育司,民国三十二年(公元1943年)分设中等教育司与国民教育司。中等教育司掌全国中等教育行政事务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,分理司事。

  • 邮政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邮传部邮政司主官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二人,正五品,奏补。掌主本司事务。

  • ①爵名。周朝五等爵之第五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”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(264)复五等爵,定诸男地方三十五里,邑四百户,位一品。晋朝始对立国建官食封邑之男爵加“

  • 阿喇哈拨什库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委署领催”。

  • 宫衔

    清朝对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保、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太保诸加衔之统称。清制,不立太子,但仍保留太子傅保之名,作为大臣及有功者之加衔,无职掌,无员限。因太子称东宫,故名宫衔。太子太师等又分别称宫

  • 军头

    官名。①府兵将官。唐高祖武德元年(618)改鹰扬郎将置,正四品下,寻改“骠骑将军”。参见“骠骑将军”。②宋朝为低级军职,或代都头、副都头、军使、副兵马使统率所部兵士,非普遍设置。低级武官名。宋代马步军

  • 舟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舟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小虞部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虞部次官,佐虞部下大夫掌山泽草木鸟兽等事务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官名。见“虞部下大夫”。

  • 敦睦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南面官,掌敦睦宫汉人军民之政。亦称“敦睦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