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侍官

内侍官

见“内侍省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曹

    官署名合称。汉置,为加官,掌平尚书奏事,其官吏得举法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奉车都尉》:“侍中、左右曹诸吏、散骑、中常侍,皆加官,所加或列侯、将军、卿大夫、将、都尉、尚书……侍中、中常侍得入禁中,诸曹

  • 制授

    唐制,除受四品以下,五品以上官称制授,见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“景云元年”条。

  • 夷隶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供役牧人养牛及守护王宫。《周礼·秋官·夷隶》:“掌役牧人养牛”,“其守王宫者,与其守厉禁者,如蛮隶之事。”

  • 镇国将军

    ①官名。明朝置为武散官,从二品,初授。②明、清宗室封号。明朝郡王由嫡长子袭爵,余子封镇国将军。清沿明置,为宗室封爵十二等中第九等。官名。明代郡王诸子封镇国将军;又武散官从二品初授为镇国将军。清代宗室封

  • 后校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将作大匠,为后校令副职。成帝阳朔三年(前22)省。官名,西汉置,为后校令之副,属将作大匠,佐后校令掌所属工徒修建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。成帝阳朔三年省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将作少府》。

  • 提点仓场所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置。或称提点仓场司、提点仓草场所、都大提点在京仓场司、都大提点仓场所等。掌开封各粮仓、草场粮草积储、出纳等事务。设监官二人,以閤门祗侯以上充任。真宗时,又别置都大提举官二人,以朝官、诸司使

  • 干当公事

    官名。北宋王安石变法时,司农寺置勾当公事; 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户部亦设勾当公事; 徽宗时,将作监亦置。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。

  • 斋帅

    官名。① 南朝宋、梁置。在皇帝、诸王及州郡长官左右担任侍卫及洒扫铺设等职。地位较低,多由寒人充任。北朝在皇帝左右的斋帅地位较高,常兼任其它较重要的官职。《魏书·李灵传》:“(李翼)初为荡寇将军、斋帅,

  • 原仇局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参见“原仇局”。

  • 居府长史

    官名。东汉末曹操出征时临时置,掌留守事务。《三国志·国渊传》: “太祖征关中,以渊为居府长史,统留事。”亦称留府长史。官名,也称留府长史,东汉末年曹操置,掌留守事务,为临时性的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国渊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