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部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由提刑按察司改置,隶陕西行御史台。
个人或有关政府机构向皇帝检举、弹劾官吏或贵族的罪状。
官名。即刑部都官司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都官。
即钱谷师爷,简称“钱谷”,见“钱谷”条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太武帝延和元年 (432)由代尹改名,为京都平城最高行政长官。后复旧。官名。北魏置,见“代尹”。
在清宫乾清门内南庑西头,本为圣祖玄烨读书处。康熙十六年(1677),始选词臣入值,称“南书房行走”,亦称“南书房翰林”,除委以文学侍从之事外,还令其参预机务,撰拟皇帝特颁诏旨,一度成为发布政令之所在。
官署名。即茶事司。参见“都大提举榷茶司”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七年(1280)设,隶宣徽院,秩从五品。掌缙山(后改龙庆州,今北京延庆) 岁输粱米及易州、龙门官园瓜果梨桃栽种,以供宫廷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官署名。元至元十七
①官署合称。即隋朝盐池总监所管东、西、南、北面等四监,各置监、副监及丞。②官名合称。即隋朝盐池总监所管东、西、南、北面等四监长官,视正八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