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指一级官署。清朝设置广泛,然名称各异,地位悬殊。如军机处、太常寺工程处、粘竿处、侍卫处等。至清末,始作为中央各部下属机构。


官署名。(1)中央行政机关。如清末所设的财政、练兵、税务三处,各以大臣为主官。财政处与户部会衔奏事时,列衔在户部之上。(2)最高国家机关内部机构。如北洋政府总统府所属有军事处(后改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)、翊卫处;国民政府所属有文官处、参军处、主计处、下辖各局。(3)院属机关,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内部机构有秘书处、政务处;司法、考试、监察诸院有参事处、秘书处;立法院有秘书处、编译处。(4)部、会、署所属机关,与厅司平行,如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军政部有会计处;侨务委员会有秘书处、侨务管理处、侨民教育处;卫生署有总务、医政、保健、防疫四处。(5)厅、司所属机构。辛亥革命后各部厅、司之下设科,或科处并设,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教育部总务厅设文牍、会计、庶务三科及编审处。后来渐以科为处的下级单位,国民党政府沿其制,逐渐形成处为厅、司与科之间的一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铨叙处

    官署名。民国时国民政府置,属铨叙部,设在各省,办理各该省委任职公务员的铨叙事务。设处长一人,简任、监督所属职员,总理处务。

  • 能书

    流外官名。唐于门下省与中书省在主事之下各置能书一人,主书写之事。

  • 北作坊

    见“作坊”。

  • 中宫仆丞

    宦官名。北齐置,长秋寺中宫仆署次官。

  • 尚书左仆射

    参见“尚书仆射”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为尚书令之副。令掌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。仆射署尚书事,令不在则奏下众事。三国魏分尚书仆射为左、右,分掌尚书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“(咸熙元年)三月丁丑,

  • 里尉

    官名。①邑里长官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治安禁令。《管子·立政》: “分州以为十里,里为之尉。”“一道路, 博出入, 审闾闬,慎管键,管藏于里尉。置闾有司,以时开闭,闾有司观出入者,以复于里尉。”②北魏置。

  • 青词

    历朝帝王献给天神的奏章表文。又称青辞。每逢有关节日或遇天灾,在著名宫观建水陆道场时用之。由翰林学士或地方官起草,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,故名。祈晴、祈雨,皆用青词。多采用四六句文体。

  • 右宰

    官名。春秋时卫国置。或说为家宰。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。”杨伯峻注:“右宰,卫国官名,襄十四年传有右宰穀。古卿大夫有家臣,家臣之长曰宰。”官名。春秋时卫国有此官,掌佐国君;世居

  • 掌节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管各种符节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掌节,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守邦节而辨其用,以辅王命”,“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,以传辅之;无

  • 司户参军事

    官名。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)由诸王府、诸州户曹参军事改名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均改为司户书佐。唐高祖武德(618—626)诸王府所置复名户曹参军事,诸府、州并改此名,三都、六府各置一至二员,正七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