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宗人府

宗人府

官署名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改原大宗正院而置。设宗人令一人,左、右宗正各一人,左、右宗人各一人。掌皇族属籍,以时修纂玉牒,书宗室子女嫡庶、名封、嗣袭、生卒、婚嫁、谥葬之事。以亲王领之。永乐(1403—1424)初以北京宗人府为行在宗人府,改以勋戚大臣署府事,不备官。洪熙元年(1425)南京亦置,设经历一人。其后事权渐移于礼部。清顺治九年(1652)沿置,改宗人令为宗令,一人,宗正、宗人各一人,俱以宗室王公充任。设府丞一人,掌汉文之事。属官有堂主事,经历司经历,左、右二司理事官、副理事官、主事、委署主事及笔帖式、效力笔帖式等。除府丞为汉员,堂主事有二名汉官缺外,均以宗室充任。所属机构有经历司、左司、右司、银库、黄档房、空房,兼领左右翼宗学及八旗觉罗学。逢修玉牒之年,另立玉牒馆。


官署名。明清皆置,掌皇族属籍,以时修辑玉牒,奠昭穆、序爵禄、申教诫、议赏罚、陵庙祀事,以及生卒、婚嫁、子女庶适等事。其长官,明代称宗人令,清代称宗令;其佐官有左右宗正、左右宗人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·宗人府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宗人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卫坊率

    东宫武官名。北齐置左右卫坊,为东宫警卫机构,主官为左右卫坊率,各领骑官备身正副都督、骑官备身五职、骑官备身;内直备身正副都督、内直备身五职、内直备身;备身正副都督、备身五职;直閤、直前、直后;又有旅骑

  • 左中允

    官名。明清詹事府所属机构左春坊之职官。与左庶子、左谕德等共掌记注、纂修之事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始置。二十五年,改詹事院为詹事府,始为詹事府左春坊属官。额二人,正六品。虽沿古制为太子东宫官属,实仅

  • 进士科

    贡举科目名。隋朝始置。唐朝尤贵此科,其得人亦为最盛,应此科者试诗、赋及时务策五道、帖一大经,经策全通为甲第; 策通四、帖过四以上为乙第。甲第,从九品上; 乙第,从九品下。后以箴论表赞,代诗赋试策三道。

  • 御椅

    官名。明朝锦衣卫属官。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正六品,职掌不详。

  • 赀郎

    汉朝郎官的一种,以财物为郎官者之称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以赀为郎,事孝景帝,为武骑常侍。”注:“师古曰:赀,财也。以家财多得拜为郎也。武骑常侍秩六百石。”

  • 直从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禁卫武官,位在直阁之下。见《魏书·肃宗记》。

  • 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设于世祖至元十二年(1275),置司真定(今河北正定) ,监治真定、保定、顺德、广平、彰德、大名、怀庆、卫辉、河间等路。二十四年,移司于大名路。二十八年,改肃政廉访司。

  • 翰林侍读学士

    官名。北宋真宗咸平二年(999),始置翰林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。为皇帝进读书史,讲释经义,备顾问应对。其后,或以大臣为翰林侍读、翰林侍讲,不带学士; 或为侍读、侍讲,不加别名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

  • 乐官名,周置,掌诵诗以劝君王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故天子听政,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,瞽献曲,史献书,师箴,瞍赋,矇诵,百工谏,庶人传语……而后王斟酌焉。”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史不失书,矇不失诵,以训御之

  • 税课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置于地方各县的税务部门。掌一县商业税及财产税的征收。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。官署名。明置,掌税收、税契。在府称司,在县称局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税课司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