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射声校尉

射声校尉

官名。西汉武帝始置,为北军八校尉之一,位次列卿,属官有丞、司马等。领待诏射声士,所掌为常备精兵,屯戍京师,兼任征伐。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 (后31) 省,十五年复置,为五校尉之一,隶北军中候。掌宿卫兵,属官有司马一员。旧有虎贲校尉掌轻车,亦省并射声,故皇帝大驾、法驾出,则乘轻车随行。当时五校尉所掌北军五营为京师主要的常备禁军,故地位亲要,官显职闲,多以宗室外戚近臣充任。三国沿置。魏、晋以来隶中领军 (领军将军),迄至东晋初犹领营兵。其时别置二卫、四军诸禁军掌宿卫,五校职任渐轻。后罢其营兵,旋省其官。十六国多置。南朝复置,为侍卫武官,不领兵,仍隶中领军 (领军将军),用以安置勋旧武臣。北魏初领营兵,位次列卿,后罢其兵,成为武臣散官,定员二十人。北齐置十人,隶领军府所辖左、右卫府。西汉秩二千石,东汉秩比二千石,魏、晋、宋四品,梁七班,陈六品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三品中,二十三年改五品,北齐从四品。隋废。


官名,汉武帝置,为北军八校尉之一,俸二千石,掌待诏射声士。所谓待诏射声士,须诏而射。此士皆善射者,能于冥冥中闻声而射中,故名。属官有丞、司马等。东汉射声校尉俸比二千石,掌宿卫兵,有司马一人,俸千石。吏员一百二十九人,士七百人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》。其后,魏晋、南北朝沿置,隋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行中书省右丞、左丞

    官名。元置,见“行中书省”。

  • 诸路兵马副统署

    武官名。见“诸路兵马统署司”。

  • 乙科

    ①官制用语。汉代选拔官吏考试的第二个等级称乙科,在甲科之下。唐代明经分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科,进士分甲、乙两科。② 明、清称举人为乙科。指科目的第二等,明清时作为举人的代称。参见“甲科”。

  • 右宣徽使

    官名。金朝置,为宣徽院副长官,秩正三品。参见“宣徽院”。

  • 两京郊社署令

    见“两京郊社令”。

  • 右正谏大夫

    官名。唐置,属中书省,见“正谏大夫”。

  • 宣德尉

    武散官名。隋炀帝时置,秩正七品。

  • 明略将军

    参见“十明将军”。

  • 尚宝司卿

    官名。明朝尚宝司长官。定制一人,正五品,掌宝玺、符牌、印章之事。初以侍从儒臣、勋卫领之,其后多以恩荫寄禄,遂无定员。官名。明太祖初,设符玺郎,秩正七品。吴元年(公元1367年)改尚宝司卿,秩正五品,员

  • 细作丞

    官名。南朝、北齐皆置。见“细作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