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常侍

常侍

① 西汉加官名号,加之者得常侍从皇帝左右,职甚亲近。有中常侍、骑常侍、常侍骑、武骑常侍、常侍郎等名目,泛称常侍。② 中常侍、内常侍等宦官的简称。详见各条。③散骑常侍、散骑中常侍、通直散骑常侍、员外散骑常侍等官的简称。详见各条。④十六国西秦中枢长官。有左、右、中常侍,与左、右、中侍郎共执国政。⑤ 汉朝王国加官称号之一,侍从王之左右,备顾问应对。魏晋南北朝王、公等国置为属官,掌侍从左右,赞相礼仪,献替谏诤。两晋南朝及北魏皆分置左右,员额依国之大小不等。魏、晋、宋八品,梁二班至一班,陈九品。隋朝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国多置,员二人,视正八品至视从九品不等。唐初沿置,兼掌表启书疏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中废。⑥渤海国官名,属巷伯局。


官名。秦置散骑和中常侍,随侍皇帝。汉朝沿用秦朝官制;到东汉时,改用宦官担任此职,可入内宫,侍从左右;掌管文书、诏令,权势很重。魏合散骑与中常侍为散骑常侍,始用文人担任此官。晋沿用魏制。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,以后历代都有散骑常侍,元以后废。参看“中常侍”、“散骑常侍”条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奉车都尉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中常侍》、《晋书·职官·散骑常侍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娥

    汉朝皇帝姬妾名号。 汉武帝置。 娥亦作何。、 娥皆美貌之意, 秩视中二千石, 比关内侯。 东汉省。

  • 平城门屯司马

    官名,东汉置,掌平城门屯卫兵。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城门校尉》:“雒阳城十二门,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。”注:“平城门为宫门,不置候,置屯司马,秩千石。”

  • 军民府

    见“土府”。

  • 未央厩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太仆的属官有未央厩令,秩六百石,有五丞一尉,东汉沿置,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说:“主乘舆及厩中诸马。”

  • 三司勾院

    官署名。宋置,或称三司都勾院,属三司。掌审查各地申报三司的钱粮百物出纳帐册簿籍,审察其差误而加以查究。主官为勾院判官,其下有勾覆官。三司分为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使时,勾院亦分设户部勾院、度支勾院、盐铁勾院

  • 副牧长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庆丰司、上驷院等机构所属游牧官。分掌畜牧马、驼、牛、羊之事。康熙(1662—1722)年间京畿马厩所属马驼牧群共设十一人,佐助牧长。口外及盛京、吉林等处四个牧厂,马群二百六十一个,驼群

  • 左右庶侍下士

    官名。北魏永熙三年(公元534年)始置勋府庶子,厢别六百人,掌宿卫。北周因其制置左右庶侍下士,正一命,属天官府左右宗伯中大夫。其职掌据《隋书·礼仪志》所载为“掌非皇帝所御门閤之禁。并服金涂甲,左执獬豸

  • 恩俸

    清朝官员之加俸。雍正六年 (1728) 始命予吏、户、兵、刑、工五部尚书、侍郎双俸,后兼管部务大学士亦得双俸。乾隆元年 (1736) ,命在京文职一律发双俸。其原有之俸称正俸,新增部分称恩俸。初,官吏

  • 泉府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理市场税收,调节货物供求。《周礼·地官》: “泉府,上士四人,中士八人,下士十有六人,府四人,史八人,贾八人,徒八十人”,“掌以市之征布、敛布之不售,货之滞于民

  • 太子仗库局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太子家令寺司藏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