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征聘

征聘

周朝朝廷以礼招聘有才能者入朝为官。《左传·宣公九年》: “王使来征聘。”


以特征与聘召方式任用官吏的制度。其制始于秦,秦代有以文学征为博士者,如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记叔孙通“秦时以文学征, 待诏博士。”有征吏之“最”者,《汉书·萧何传》记萧何在秦时为泗水卒史,给事第一,监御史欲言于朝廷征萧何用之,何心不愿,以情固请,御史乃止。”有征召为丞相者, 沈约《宋书·自序》说“秦末,沈逞征为丞相,不就。”汉代沿秦征聘之制, 《汉书·高帝纪》记高帝十一年(公元前196年)下诏说:“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,吾能尊显之。”其后自武帝以至东汉,常有征聘之举。凡征聘年高德重者并用安车蒲轮以尊礼之;一般被征者须自备车马诣京师。被征诏者在赴京途中有时特令县次传舍供应酒食,并及从者。当时人们把征聘看作是最尊荣的仕途。后世亦常有征聘处士、隐逸为官之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宫六傅

    即太子三师、三少。东宫三师三少的合称。西晋愍怀太子建东宫,始置六傅,以避司马师讳,改太师为太帅。六傅之名为太帅、太傅、太保,少帅、少傅、少保。自元康以后,诸傅或三或四或六,南渡以后惟置太傅、少傅。北魏

  • 州伯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掌州行政的长官。《礼记·内则》: “州史献诸州伯,州伯命藏诸州府。”官名。也称“州长”,掌其州的教治政令等。《礼记·内则》下:“州史献诸州伯,州伯令藏诸州府。”管辖一方或若干部族的诸

  • 四川盐课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初年置,掌四川食盐生产、税课、行销之政。设提举一人,从五品,同提举一人,从六品,副提举无定员,从七品,及各井盐课司、各盐仓大使、副使等职。

  • 州西曹掾史

    州门下吏名。北齐司州置西曹掾及西曹史,佐助西曹书佐办事。参见“西曹书佐”。

  • 直隶府

    府的等级之一。元制,直隶于省的府称为直隶府,与路居于同等的地位。

  • 门干

    吏名。“干”之一种。掌传达。三国魏诸郡、晋朝诸州、郡、县官府俱置。十六国后赵亦置。吏名,掌传达。三国时曹魏各郡置,晋朝的州郡县皆置,十六国后赵也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司马芝传》:“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,

  • 弓匠委署固山达

    参见“副司弓”。

  • 安抚大使

    官名。隋文帝仁寿四年(604),以杨素为河北道安抚大使,率兵讨汉王杨谅。唐高宗显庆四年(659),以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为之,出师西域。宋高宗建炎四年(1130)定制,诸路帅臣如系二品以上官即为安抚大使

  • 巨托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主仓廪,由清平官、酋望、大军将兼。

  • 中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,五卫之一。秩正三品。掌汉军万名。置营于武清、香河、宝坻,衙司设在大都丽正门内。设官与下属机构同左、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