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拾遗左右

拾遗左右

官名。北魏初置。《魏书·丘堆传》:“太宗即位,拾遗左右,稍迁散骑常侍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羌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晋南朝置。初,晋穆帝永和三年(347)因仇池氐杨氏称蕃于晋,拜杨初为使持节、征南将军、雍州刺史、平羌校尉、仇池公。后遂为仇池氐杨氏专设,其统治者多兼之。

  • 噶布什贤噶喇昂邦

    即“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”。

  • 祗候黄门

    宦官职名。宋置,见“祗候高班内品”。

  • 上军别部司马

    军官名,汉置,为上军校尉所属的别部司马,掌领兵作战,是次于将军和校尉的武官。校尉领本部大营,有时根据需要,分出一部分军队由司马统帅,单立营寨,独立作战,统领这部军队的司马,称为别部司马。《后汉书·孝灵

  • 伐船谒者

    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把牌

    官名。明永乐二十二年 (1424) 置,为京营中基层领兵军官。

  • 右司徒

    官名。掌民众百姓教化。春秋战国置。《管子·五行》: “天子出令,命左右司徒、内御,不诛不贞,农事为敬。”战国铭刻有大司徒,又有右司徒、左司徒等职官名。

  • 河南丞

    即“河南尹丞”。

  • 司仪曹事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三年(1113)改仪曹参军置,职如故。

  • 右龙令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详“右龙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