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掌仪司

掌仪司

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。初名“钟鼓司”,继改“礼仪监”、“礼仪院”,康熙十六年(1677)改“掌仪司”。掌内廷礼乐及太监之品级、升调诸事。每届纂修玉牒之年,将未入黄册之皇子、皇孙、公主等开单送宗人府。设郎中二人,员外郎八人,主事、委署主事各一人,以及赞礼郎、司俎、司祝、司香、司碓、司爨、笔帖式、书吏各官。又设首领太监、副首领太监、太监等,掌传达内廷交办事项及内务府与敬事房往来文移。所属有中和乐处及果房,分掌奏乐和供备果品。此外,南苑、京畿、直隶、盛京等处所设果园之额征亦由司查核。宣统元年(1909),以避溥仪讳改“掌礼司”。


官署名。清置,为内务府七司中的第三司,康熙十六年改礼仪院为掌仪司,掌内务府祭祀、礼仪、乐舞等事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五·内务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善吏

    官制用语,也称“良吏”,义即“好官”。

  • 炭库令

    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有丞。隶少府卿。

  • 越骑校尉

    官名。① 西汉武帝始置,为北军八校尉之一,位次列卿,属官有丞、司马等。领内附越人骑士,戍卫京师,兼任征伐。东汉初罢,光武帝建武十五年(后39)改青巾左校尉置,为五校尉之一,隶北军中候,掌宿卫兵,有司马

  • 南京户科给事中

    官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时迁都北京,于南京官置,二人,从七品,仍掌司言责,纠劾百官,稽察南京户部,并以一人管理后湖黄册库。

  • 南房参事

    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数不定,五品。

  • 上家人子

    汉朝宫女名号。汉时挑选良家少女入宫,其地位低微者未有职号,但称家人子。秩位与有秩斗食相类,即日食一斗二升,一岁不满百石。宫女名号,汉置。汉朝选良家美少女入宫,位低而无职号者,称家人子,又分上家人子和中

  • 万宁宫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,属尚书省刑部。掌守护宫城殿位。设提举、同提举领司事,秩从六品、从七品,辖本把十五人。官署名,金朝置。掌守护宫城殿位。其官有提举,从六品;同提举,从七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
  • 南主客郎

    官名,三国魏、西晋置,为尚书省南主客曹长官通称,初属客曹尚书,后不详。亦称郎中。六品。东晋省。北魏复置,或说属吏部尚书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郎为从五品中,郎中五品上; 二十三年皆称郎中,仍可通

  • 僭礼

    越礼行为。《礼记·郊特性》: “舞大武,乘大路,诸侯之僭礼也。”

  • 衍圣公

    孔子后裔世袭之封号。宋至和二年(1055),始封孔子四十七代孙以此官号,掌奉至圣阙里庙祀。元朝继封之,并赐三品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以孔子五十六代孙袭封,秩正二品。属官有掌书、典籍、司乐等职,皆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