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派出所

派出所

京师分区警察署的派出机构。北洋政府设置,根据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十二月公布的《设置派出所规程》,派出所采取两种组织形式:一种是各区署就所辖区域划分若干段,每段于守望地设立的派出所,统称为“各段巡警派出所”;一种是在大街的繁华冲要之处,设立的派出所,称为“马路巡警派出所”。各段派出所设巡长、委长各一人,巡警八人,主管守望巡逻,掌握地区情况,处理有关治安事宜;马路派出所专任指挥交通之责,以补助各段派出所守望警力的不足。归附近地段派出所巡长管辖,必要时由区警察署另派巡长和委长加以领导。派出所作为基层警察机关的派出机构,后来普遍设立于各地。国民党政府时期沿置,所掌略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官告(诰)

    授官的文凭,即告身。《旧唐书·宪宗纪下》:“启初拜桂管,启吏赂吏部主者,私得官告以授启。”唐杜荀鹤《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》:“《孝经》始向堂前徹,官诰当从幕下迎。”

  • 搢绅处

   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设,掌管进呈月折、循环簿、四季搢绅录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

  • 典吏科

   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掌管双单月铨选、议叙、各官及吏员、俊秀出身人员的注册、验看、分发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

  • 皇弟皇子公府

    南朝梁、陈时期指由皇弟、皇子出任三公所建府署。其僚属的班品高于非宗室诸公的僚属。参见“庶姓公府”。

  • 监印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朝户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。顺治元年(1644)置。设满、汉司员各二人,由十四司司员分日轮值,每月更换一次。掌监印信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
  • 艺文监丞

    官名。元于艺文监置监丞参检校书籍事二人,从五品,为艺文监的佐官,助理本监事务。

  • 咸真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“诸州乘驿人为咸真。”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。

  • 司平大夫

    官名。即工部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工部郎中。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,改工部郎中为司平大夫。咸亨元年复旧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工部尚书》,参看“工部尚书”条。

  • 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名。设于世祖至元三十年(1293)十一月,置司雷州路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7),併入广西廉访司。四年复立。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。

  • 司隶台大夫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62)置,司隶台长官,设一员,正四品,掌诸巡察,后罢。官名。隋炀帝时置,为司隶台的主官。见“司隶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