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甲库

甲库

官署名。①掌储奏钞档案之机构。唐朝置,门下省、吏部、兵部等机构内设有。以令史直曹,门下省十三人,吏部十三人,兵部十二人。五代沿置。宋朝于吏部置,掌受纳制敕及宣黄之甲,出给签符、优牒,并掌选人废置改名。又,高宗时设御前甲库,负责向皇帝提供有关官府不能供应的图画、酒等杂物。②掌储兵器之机构。北周庾信《庾子山集》卷15《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》: “长沙楚铁,更入兵栏; 洞浦藏犀,还辅甲库。”清朝置,为内务府武备院所辖四库之一。康熙十五年(1676)始设,掌督造及收藏盔甲、刀仗、旗纛、器械,供皇帝出巡、阅兵之用。设员外郎二人掌库事,另设库掌二人、委署库掌一人, 协掌库事。 下设䤹作、 穿甲处。


官库名。宋置,属吏部。掌管收藏官告院所撰黄甲及中书发送门下省的拟官奏状。在收到黄甲后两日,出给签符并关送南曹格式司、官告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勒令致仕

   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。《明史》卷二一零记明嘉靖时, 吴廷举以右都御史改南京工部尚书,肯辞, “且引白居易、张詠诗, 语多诙谐, 中复用‘呜呼’字。帝怒, 以廷举怨望, 无人臣礼,勒致仕。”清制则对年老有疾

  • 会考府郎中

    官名。清置,为会考府的主官。见“会考府”。

  • 西都尹

    官名。唐玄宗开元元年 (713)改京兆府长史置,为西都(长安)所在地方实际行政长官,一人,从三品,通判府州事,牧缺则行其事,掌考核官吏、教化百姓、荐贤举能、劝课农桑等; 每岁一巡属县,阅丁口、观风俗、

  • 崇文门正监督

    见“崇文门监督”。

  • 王府参领

    官名。清置,五旗参领每旗五人,秩从三品,掌王府所属旗籍的政令。凡田赋、户口、出纳盈缩之数,综其实而稽之。其下设佐领,每旗各七人,秩从四品;骁骑校,每佐领下一人,秩从六品。

  • 右名曹郎中

    宋朝兵部、刑部、工部郎中统称。北宋前期,左曹郎中带待制以上职者转右名曹郎中,再转为左名曹郎中,仍隔一资超转。

  • 侍正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二品。设于文宗至顺二年 (1331),掌内廷近侍之事,领四怯薛速古儿赤四百人、奉御二十四员及拱卫直都指挥使司。官署名。元置,掌内廷近侍之事。其官有侍正(正二品)、同知、佥府、侍判、

  • 卫尉寺

    官署名。北齐始置,为九寺之一。主管宫殿、京城诸门禁卫,武器及宫廷仪仗库藏。设卿、少卿、丞各一员,属官有功曹、五官、主簿、录事等。辖城门寺及公车、武库、卫士三署。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)罢,其职分隶太常

  • 同知室政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宣政院的副长官,秩正二品,员额二人。

  • 丹杨尹

    官名。东晋元帝太兴元年 (318)改丹杨内史置。为京城所在郡府长官。掌京城行政诸务并诏狱,一度掌少府职事,地位颇重要。亦称“京尹”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言其“辇毂喉舌,宜得文武兼能”。秩中二千石。南朝沿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