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花印
清制,中央六部、都察院,以及外省督、抚之文书,可盖紫色印信,故称紫花印。
清制,中央六部、都察院,以及外省督、抚之文书,可盖紫色印信,故称紫花印。
官名。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:“郁林王立,文安太后即尊号,以宫名置之。”为太后三卿之一,掌卫护太后所居之宫。
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著帐郎君院官员。统领左祗候郎君班。任此职者,多为皇帝亲近之人。
大理卿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五《官称别名》: 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大理卿为棘卿”。指大理寺卿。宋代王谠《唐语林八》:“凡言九寺,皆曰棘卿。《周礼》三槐九棘……皆三公九卿之位也,唐世惟大理得
官名。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(546)置,为尚书省蕃部长官,掌管诸侯朝觐礼仪。恭帝三年(556)罢。
见“司宗中大夫”。
即“东京兵马都部署司”。
官名。明清负责皇宫、东宫、皇城、京城内外各门官的总称。均以宦官充任。吴元年(1367)设,皇门使,副使。洪武二年(1369)改门正、门副。后只设门正一员,下属管事无定员,掌晨昏启闭,关防出入。统由司礼
见“驻藏大臣左参赞”。
官名。明朝于各百户所下分置。每百户十人,各领军七十名。武官名,明置,属千户所,地位在总旗之下,每一小旗辖军士十人。参见“卫所”。
即“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