胥长
吏名。宋朝宗正寺、大理寺置,员各一人,位在胥史上。
吏员名。宋置于各寺监,承长官之命,掌办本衙署事务。其下有胥史、胥佐。
吏名。宋朝宗正寺、大理寺置,员各一人,位在胥史上。
吏员名。宋置于各寺监,承长官之命,掌办本衙署事务。其下有胥史、胥佐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仿《周礼》调人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司调下士以佐其职。北周时于其上置有司调大夫,以总其事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参见“调人”。
即“举状”。
官名。西周始置。春秋齐国沿置。掌宗庙祭祀祝禳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(周武王)命宗祝享祠于军。”
官名。周朝置。掌祭祀祝祷的官员。《逸周书·尝麦》: “少祝导王,亚祝迎王,降阶即假于大宗、少宗”。
唐末藩镇的牙兵。为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所置,备帐前宿卫。其军士均选富家有材武者为之。
海关海事部理船科的洋员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官名。清末外务部之副长官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设。正二品,左、右各一人,特简。兼会办,佐总理王大臣、会办大臣、尚书办理外交事务。宣统三年(1911),改外务部副大臣。官名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公元19
官名。明朝鸿胪寺置,分左、右,各一人,从六品,同左、右少卿佐寺卿掌朝会、宾客、吉凶礼仪之事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曾升为正六品,成祖即位,复旧制。
官名。渤海国置,司膳寺次官。
阴阳学教官名。明清设置,秩未入流,见“阴阳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