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节度副使

节度副使

官名。节度使属官。唐朝或以亲王遥领节度使,副大使知节度事者为正节度,别置副使一人,位行军司马下、判官上,又有同节度副使十人。宋朝多用于安置贬谪官员,无职掌。辽朝置,称某州某军节度副使。金朝诸节镇置一员,从五品,位同知节度使下、节度判官上。


节度幕职。唐始置,佐节度使总揽全军的政令。宋代以节度副使为武阶官,无职掌,通常用以安置贬降官员。辽亦置节度副使,为节度州的副长官,属南面方州官。金代在节镇州中置节度副使,地位在同知节度使事之下。参见“节度使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彰圣左右军

    禁军名。后唐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后唐清泰元年(公元934年)六月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,为禁军中的两军。

  • 省参事会

    省政府的参议机关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六月二十三日公布《省参事会条例》,其规定如下:省参事会由会长和参事员十二人组成,并设有秘书等若干人以办理事务。会长由省行政长官兼任,会议时任主席,

  • 机干

    宋朝主管机宜文字、主管书写机宜文字与干办公事合称。官名合称。见“机宜”。

  • 后行

    唐、宋尚书省六部按办公次位排列,分前行、中行、后行,以礼部、工部为后行。(1)指六部中的礼部与工部。(2)表示吏员地位的名称。其地位低于行首、前行。参见“前行”。

  • 堂吏

    吏名。清朝各部院衙门属吏。又称经承。指唐、五代时中书省办事的官吏。起初从中央各机构中抽补,宋太祖以其擅中书权事,改令吏部选授,宋太宗太平兴国以后,并用京官。

  • 材官蹶张

    材官中能以脚踏强弩使之张开的士官称材官蹶张。《汉书·袁盎传》:“夫陈平、绛侯辅翼高帝,定天下,为将相,而诛诸吕,存刘氏;君乃为材官蹶张。”见《晋书·职官志·少府》。

  • 司马督

    即“殿中司马督”的省称。

  • 掖庭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。属长秋寺。掌宫女之事。置令、丞,又有宫教博士二人,并用宦者,隋初改名掖庭局,炀帝大业三年(607) 复改署,设令、丞各二人,隶长秋监,参用士人。唐复称掖庭局。

  • 内参

    即宦官。《北史·齐本纪下》: “(高纬于宫苑)写筑西鄙诸城,使人衣黑衣为羌兵,鼓噪临之,亲率内参临拒。”太监。《北齐书·幼主纪》:“写筑西鄙诸城,使人衣黑衣为羌兵,鼓噪凌之,亲率内参临拒,或实弯弓射人

  • 制置三司条例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熙宁二年(1069)置,以参知政事王安石、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制置三司条例,讲求财计之利病,革除宿弊,更立新法,以开财利之源。三年,并归中书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制定和颁布新法。《宋史·职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