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内令

都内令

官名。西汉属大司农,主国家所藏货币、布帛等财物,有丞。西汉晚期,国家财政收入除支付官吏俸禄外,余皆藏于都内。东汉省。帑藏由大司农部丞主之。


官名,汉置,也简称都内,属大司农,掌京师库藏。有丞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治粟内史》。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:“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。”注:“文颖曰;都内,主藏官也。”参看“都内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老

    1、天子的老臣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行太尉事节乡侯惠三世在位,为国元老。”2、宰相的别称。见唐代李肇《国史补》下。

  • 黄云氏

    黄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黄帝”。

  • 玺诏

    官制用语。即加盖皇帝玉玺的诏书。

  • 礼仪房

    官署名。明朝于内廷之中设,掌一应选婚、选驸马、诞皇太子女、选择乳妇等事。设提督太监一员,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兼摄之;又设掌司、写字、管事、长随等,无定员,皆以宦官为之。明代宦官衙门司礼监的附属机

  • 译字生

    官名。明永乐五年 (1407) 于四夷馆置。选国子监生充任,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。宣德 (1426—1435) 后兼选官民子弟充任。经考试,通译者与官,不通者黜退。明初与乡、会试额科甲一体出身

  • 巡船班

    海关海事部地方机关三班之一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中丞

    官名。①御史中丞的简称。② 明清巡抚的别称。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,明清两朝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,故有此称。官名。汉代御史大夫有两丞,一称中丞,在殿中兰台,掌图籍秘书,外督部刺

  • 僧录司正印、副印

    清僧录司的正副主官,由僧官中一人充任,不著品。

  • 统辖矿务铁路总局

    即“矿务铁路总局”。

  • 武健将军

    见“十武将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