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1—396北魏代(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人。鲜卑族。道武帝拓跋珪母。时刘显谋逆,乃令珪投其兄贺讷家。其从弟贺悦亦举部相从。然弟贺染干欲杀珪,被制止。因少子觚使后燕不还,忧卒。
书名。战国齐尹文撰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一篇,列于名家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二卷,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及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一卷。今本一卷,分为《大道》上、下篇。精要之论多在上篇。主要阐发治道,主张“道不
1060—1124北宋衢州常山(今属浙江)人,字彦舟。元丰进士。除武胜军节度推官,为知县、州学教授。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,校对秘书省黄本书籍,通判卫州。绍圣五年(1098)被选入修《两朝鲁卫信录》。徽宗
书名。丁国钧撰。二卷。录作者见闻及读书所得凡二百余则,其中记清代掌故甚多。收入《丙子丛书》。有1936年铅印本。
湖一作胡。南朝宋以湖县改名。治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南。《隋书·柳雄亮传》:北周武帝时“迁湖城令”,即此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为阌乡县,唐乾元元年(758)改为天平县,大历四年(769)复为湖城县
东汉军制,凡边郡屯戍之武装,其领军皆有部曲。三国蜀汉时,落籍南中(今云南诸地)的大姓势力崛起,而当地夷人时有反抗,大姓豪富乃出金、帛,收买夷人为家部曲,扩充行伍,成为大姓各自长期占有的驻屯户。
?-519北魏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西北)人,字子衡。历仕司徒行参军、著作佐郎、员外常侍。改陈寿《魏志》为编年体,并广益异闻,成三十卷。
南宋明州鄞县(今属浙江)人,字寿玉,一字国器。高宗时任临安於潜县令。访问田夫蚕妇,制成耕图二十一幅,织图二十四幅,每幅都附有诗,图文并茂,“农桑之务,曲尽情状”,对后世的一些农书产生了较大影响。参见“
古墓葬。在今河南安阳县清峪村西,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妃颜氏墓。墓室内残存少量北齐壁画,并有陶俑、瓷器等随葬品出土。
官名。又称司录参军。唐开元元年(713)改京兆府录事参军事置。其后西都、东都、北都三都及凤翔、成都、河中、江陵、兴元、兴德六府并置,各二员,正七品上。掌符印,参议府政得失。宋代诸府置,掌府衙庶务,户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