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获
三国蜀汉建宁(治今云南曲靖)人。先祖为汉族移民,与当地少数民族积年相处,至获,为本郡豪门大姓。东汉建安十九年(214)至蜀汉章武二年(222)间,与雍闿等联合反蜀,以附孙吴。建兴三年(225)三月,诸葛亮征南,豪帅雍闿率部往援叟帅高定元(亦作高定),至越嶲(约今四川西昌东南),为定元部曲所杀,获代闿领残部与蜀军拒战于青蛉(今云南大姚)屡战皆败,传亮采用“心战”,俘而释之者再(即所谓“七擒七纵”),终归服,与南中俊杰爨习、孟琰等为蜀所用,官御史中丞。
三国蜀汉建宁(治今云南曲靖)人。先祖为汉族移民,与当地少数民族积年相处,至获,为本郡豪门大姓。东汉建安十九年(214)至蜀汉章武二年(222)间,与雍闿等联合反蜀,以附孙吴。建兴三年(225)三月,诸葛亮征南,豪帅雍闿率部往援叟帅高定元(亦作高定),至越嶲(约今四川西昌东南),为定元部曲所杀,获代闿领残部与蜀军拒战于青蛉(今云南大姚)屡战皆败,传亮采用“心战”,俘而释之者再(即所谓“七擒七纵”),终归服,与南中俊杰爨习、孟琰等为蜀所用,官御史中丞。
土司名。明洪武四年(1371)改潭溪蛮夷长官司置。旋废。永乐元年(1403)复置。顺治十五年(1658)附清,后废。司治蒙村(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),管潭溪、竹湾、脚寨等村。居民有侗族。
又作纳里哥、亦里干、弩儿哥。《满洲源流考》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上京故城东北曰奴儿干城。”在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西南提尔(特林)。元设征东元帅府于此,明又为奴儿干都司治所。
明末三饷加派之一。崇祯十年(1637),明廷为镇压李自成、张献忠等农民起义,采兵部尚书杨嗣昌议,在全国“因粮均赋”,每亩加派米六合,以每石折银八钱征解,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,田赋加派达三百三十万
官名。春秋时郑国置。掌兵械仓库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:“使府人、库人各儆其事。”
古代青铜器纹饰。纹形为龟的图案化形象。多饰于盘一类盛水器中。盛行于商代,并沿用至春秋战国时期。龟纹
春秋齐国人,字子旗。事齐景公为大夫。祖父系齐惠公之子公子坚,字子栾,故以栾为氏。嗜酒信内,齐景公十六年(前532)受贵族陈氏、鲍氏联合攻击,奔鲁,陈、鲍分其家室。
明代设置于京师顺天府的税务部门。凡四:正阳门外、正阳门、张家湾、卢沟桥,掌商业税及财产税的征课。各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。
古建筑工序之一。在竖立柱梁大木之前,依一定比例,要把柱子水平距离和各步檩条高度画出,规定柱梁构件的长度、位置、卯眼分布及举架坡度。由于一般单体建筑中,各槽柱架都是相同的尺寸规格,因此大部分构件在组装以
①清代客民编户之头目。客民在地方开张贸易,置有产业者,与土著一律须编里甲,其头目称客长。掌查报编户客民之偷盗奸伪情事,督催钱粮,勾摄公事等项,并检查往来无定之商贾。②清云南铜矿厂“七长”之一,属厂务管
在唐关内道华州郑县(今陕西华县)西南二十三里。开元四年(716)陕州刺史姜师度疏故渠而成,引乔谷水以利溉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