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统己酉大政记
书名。撷华书局编。二十四册,二十一卷。清宣统朝大政纪要。编年体,按目辑录,分谕旨、折奏、文牍、交涉、译报、附录等类。起于戊申(1908)十二月二十日,迄己酉(1909)四月五日止。宣统元年(1909)刊行。
书名。撷华书局编。二十四册,二十一卷。清宣统朝大政纪要。编年体,按目辑录,分谕旨、折奏、文牍、交涉、译报、附录等类。起于戊申(1908)十二月二十日,迄己酉(1909)四月五日止。宣统元年(1909)刊行。
春秋时将田地分给士作为俸禄的形式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士食田。”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叶公子高,食田六百畛。”
隋开皇十年(590)以武阳县改名。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。属陇西郡。唐属渭州。宝应二年(763)地入吐蕃,遂废。北宋元祐五年(1090)复置县于古渭寨,即今陇西县。为通远军治。后为巩州治。元为巩昌路,明、
又称双音。畲族保留的传统山歌演唱形式之一。是一种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,即由一个歌手先唱两个字或四个字,另一歌手紧接着再唱下去,唱法热烈紧张。为中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。
即“中俄伊犁条约”。
1575—1625明安庆桐城(今属安徽)人,字遗直、共之,号浮丘。万历进士。授中书舍人,擢御史,奉命办理屯田事务,在北方大兴水利,垦水田,种水稻。泰昌元年(1620)与杨涟等迫光宗选侍李氏移宫。天启三
见“龙凤合挥”。
官名。宋代诸路置转运使,如五品以上官充任,则为都转运使,掌经度一路财赋,监察各州官吏。辽代山西路都转运使司亦设。金代中都路都转运司所置为正三品,掌本路税赋钱粮、仓库出纳、权衡度量之制。明代为都转运盐使
战国时齐国青铜量器。传出于山东临淄(今淄博东北)。同铭者二器,一大一小。器形均为一盂旁加一柄,腹外铸铭“右里”两行四字。 “右里”或读作“右
十六国时凉州(治今甘肃武威)人。初仕后秦为凉州别驾。其文才称誉西土,时人比之陈琳、徐干。曾荐本州文武名士十余人于傉檀。后仕南凉,傉檀以为太府主簿、录记室事。
仆(僕)官名。(1)皇帝侍卫首领。三国魏置,统营兵,掌宫禁侍卫。员一人,五品。隶光禄勋。西晋沿置,与虎贲中郎将、羽林监合称三将,五品。东晋以后无营兵。南朝属领军将军(中领军)。宋泰始以后,多以军功得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