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宪衔

宪衔

官制用语。唐宋兼御史台官,称宪衔。唐后期,始授御史台兼官,以示优崇。宋代分兼御史大夫,兼御史中丞、兼侍御史、兼殿中侍御史、兼监察御史五等。以授武臣宗室及禁军将校。通事舍人、内殿崇班以上武臣初除即加兼御史大夫。宗室副率以上及初除军头等军职,经恩加兼监督御史,再经恩加则依次迁之。元丰改制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谕德

    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662)始置太子左、右谕德各一人,正四品下,掌谕太子以道德,随事讽赞,分隶左、右春坊。宋仁宗、神宗、钦宗为太子时皆置,以他官兼任。金亦置,为东宫僚属,正五品,掌赞谕道德、侍从文章。明

  • 开封府

    ①官署名。始于五代,北宋沿置,治都城开封府事。以亲王充任牧、尹,但不常置,而设权知府事一人,以待制以上官充任,为实际长官。掌受理京城诉讼,小案可专决,大案则上奏。凡户口、赋役、道释占籍京邑者会其帐籍,

  • 胡惟庸案

    明初大狱之一。洪武十三年(1380),以谋逆罪杀胡惟庸,并颁《昭示奸党录》于天下。胡惟庸为丞相后,颇受宠任,独专生杀黜陟,文武之臣,多奔走其门下。因此终以擅权枉法获谋逆罪被杀。至十八年,明太祖朱元璋又

  • 平山中山王墓

    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。位于今河北平山三汲乡。共有编为1—6号的六座大墓。分处于两个陵区间。一处在中山灵寿故城以西2公里的西灵山南坡高地上,有1、2号两墓东西并列;另一处在灵寿故城内西北部,有3—6 号四

  • 弭兵之盟

    春秋晋国、楚国平分霸权之会盟。春秋后期,晋、楚两国国内矛盾尖锐,皆有停止争霸、弭兵(休兵)之愿。宋国执政华元、向戌倡导诸侯弭兵,晋、楚皆同意。鲁成公十二年(前579),华元约合晋、楚在宋国西门外相会订

  • 变造

    唐初,官吏常将义仓备荒用粮变换输送京师,因称变造。《唐会要·仓及常平仓》:开元四年(716)“诏州县义仓,本备饥年赈给,近年以来,每三年一度,以百姓义仓糙米,远送京纳,仍勒百姓私出脚钱,自今以后,更不

  • 黑济格城

    一作黑机革城(《清太祖武皇帝实录》)、赫济格城(《圣武记》)。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古楼一带。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以扈伦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曾攻此城。

  • 萧庆衍

    ?—1890清湖南湘乡人。咸丰三年(1853)由武童投效湘军。五年起随湘军至江西、湖北、安徽等地镇压太平军,积功累迁至参将。八年率部参与攻陷九江府城,擢副将。次年加总兵衔。十年会同副都统舒保攻陷湖北德

  • 玛木特

    ?—1779一译祃木特、鄂托兰珠和卓。清新疆叶尔羌(今莎车)人。维吾尔族。额色尹从子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不随族人霍集占叛,避居布鲁特(今柯尔克孜)牧区。二十四年奉额色尹命,赴阿克苏清营,以集兵待

  • 江表志

    书名。北宋郑文宝撰。三卷。南唐国亡无史,宋太宗始命徐铉、汤悦集李氏事为《江南录》,但多所遗落。文宝少仕南唐,因就耳目所及,撰成此书,以补其缺。成于大中祥符三年(1010)。上卷记李昪事,中卷记李璟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