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吏
秦汉时地位较低的县级官吏。亦作少史。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,县令、长属吏“百石以下,有斗食、佐史之秩,是为少吏”。
秦汉时地位较低的县级官吏。亦作少史。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,县令、长属吏“百石以下,有斗食、佐史之秩,是为少吏”。
即“铁木哥斡赤斤”。
古代方士、道士所谓房中节欲、养生保气之术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此类著作有黄帝等八家,一百八十六卷。《隋书》、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经籍、艺文志中均有著录。其术东晋葛洪《抱朴子》中有论述,宋以后其术杂出
又译达鲁虢、达卢骨。金女直的一支,与阿骨打的完颜部相邻接,在拉林河以西地区。此部有城,称达鲁古城。一说在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兴隆堡附近。
官署名。宋代置,掌京西部分州县自蔡河起发纲运,供输京城开封事宜。始置蔡河拨发司,后又改名蔡河拨发催纲司,设拨发官。拨发官 见“拨发司”。
清代内务府所辖旗地档册。
1660—1723清满洲正黄旗人,吴雅氏。参领威武女,世宗、允禵生母。初为宫人,事圣祖。后为德嫔。康熙二十年(1681)封德妃。世宗继位后尊为皇太后。雍正元年(1723)病卒;一说因痛允禵被囚,兄弟相
又译必力工。元乌思藏宣慰司所辖万户之一,设达鲁花赤一员,万户一员;实辖民户三千六百三十。今西藏墨竹工卡东北直孔之地。
唐律第六篇名。即关于军队征调及工程兴建方面的刑法。如擅发兵士,兵士冒名顶替,临阵先逃,军需供应不及时;不上报而兴造(如修城筑堤),非法兴造,工程不如法定标准等,皆处以相应刑罚。共二十四条。三国魏已有此
古族名。清代罗罗(今彝族)的一部分。分布于云南广西府(治今泸西)、开化府(治今文山)一带。近代泸西、师宗、弥勒等县彝族一部分自称格濮,当即为阿戛。
①《周礼》所载负责民众教化的机构。以司徒为官长。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》:“乃立地官司徒,使帅其属而掌邦教,以佐王安扰邦国。教官之属,大司徒卿一人,小司徒中大夫二人。”②即学官。如宋、元、明、清之儒学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