弁田
清康熙间拨给投诚汉族官兵和裁汰兵弁之荒地。分布于湖南长沙、澧州等九府州,共六万六千八百八十余亩。禁买卖,令开垦以为永业。后承种人递相转鬻,官莫能禁。乾隆二年(1737)仅存二万八千余亩,遂令革去弁田名色,俱照民田准其买卖,纳税承种。
清康熙间拨给投诚汉族官兵和裁汰兵弁之荒地。分布于湖南长沙、澧州等九府州,共六万六千八百八十余亩。禁买卖,令开垦以为永业。后承种人递相转鬻,官莫能禁。乾隆二年(1737)仅存二万八千余亩,遂令革去弁田名色,俱照民田准其买卖,纳税承种。
见“乐律全书”。
南宋建炎三年(1129)三月,武将*苗傅、*刘正彦等在“行在”杭州发动兵变,杀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及宦官康履等,逼高宗传位于幼子敷,改建炎三年为明受元年。文臣吕颐浩、张浚,武将韩世忠、刘光世、张俊等起兵
西汉元狩元年(前122)置。治陈留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城)。属兖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民权、宁陵等县以西,开封、尉氏等市、县以东,延津、长垣等县以南和杞县、睢县以北地。东汉以后略有伸缩。三国魏改为国。
?—1421元末明初顺天昌平(今属北京)人。蒙古族。原名脱欢。洪武时随父归明,赐姓名。靖难之役起,以燕山右护卫都指挥佥事从燕王作战,因军功,累官都督佥事,后从北征,以功进都督同知。封永顺伯。
西汉置。因县东南龙勒山得名。治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南湖附近。属敦煌郡。北魏为寿昌郡治。北周废入鸣沙县。
地名。在今北京通州区东南。原为卢沟河与白河会流处。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,以元代万户张瑄督海运至此,故名。元明清时期东南漕粮多经此转运入通州,再至京师,故均设仓储粮于此。其地官民船舶骈集。明嘉靖三十一年(
隋河南洛阳人,字慎言。仕北齐,历平恩令、济阴太守。北周时,参预尉迟迥起兵,被废。隋初,苏威荐为新丰令,考绩为三辅之最。历泽、德二州司马,海州刺史。被劾为尉迟迥之党,流放岭南。后征还,至洪州(今江西南昌
相传为瞽叟之妻,生舜于姚墟。
即明嘉靖、隆庆时内阁大臣李本、严讷、徐阶、李春芳、高拱、郭朴、陈以勤、殷士儋、赵贞吉。九人皆一度官至一品,而逍遥林下,故称。
西汉武帝时置。治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。属张掖郡,为郡都尉治。东汉为张掖属国都尉治。魏晋为西海郡治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