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鱼鳞大石塘

鱼鳞大石塘

清代海塘形式之一。用条石纵横叠砌,外形似鱼鳞状的重型海塘。黄光升于明嘉靖二十一年(1542)在浙江海盐修筑海塘时首创。塘基部分采用五纵五横的砌石方法,称“鱼鳞塘”。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浙江巡抚朱轼在海宁老盐仓筑海塘时加以发展改进:在每塘塘石上下左右均加凿槽榫;在合缝处加灌石灰糯米汁油灰;在条石间加铁攀嵌扣;塘基增设梅花桩。称“鱼鳞大石塘”。乾隆初年定为永久性海塘的标准。正式规定塘身为十八层,每层用厚一尺、宽一尺二寸,长约五尺的条石丁顺间砌,总高一丈八尺,底宽一丈二尺,顶宽四尺五寸,每丈用石料约17立方米,重47吨以上。条石间嵌扣铁锔、铁锭。塘基密布梅花桩,上筑三合土。并规定塘身九层以外砌坦水二道。据乾隆五十二年(1787)统计,已筑鱼鳞大石塘八九十里,并用千字文编序号,立石碑于塘顶,以便于管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库真都督

    官名。一作库直都督。北齐置,为鲜卑语,其意为亲信。库真都督即亲信都督。

  • 大崇陂

    水陂名。在唐河南道颍州下蔡(今安徽凤台)西北一百二十里。与下蔡西北八十里之鸡陂,六十里之黄陂,东北八十里之湄陂,隋末皆堙塞。唐复之,溉田数百顷。

  • 云津桥

   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二里,跨银棱河上,元名大德。明初修造更名。

  • 承事郎

    散官名号。北宋始置。前期为正八品下文散官。元丰三年(1080)后改置为新寄禄官,正九品。取代旧寄禄官大理评事。金再置为文散官,以授正八品下文官。元代沿置,改文官正七品,敕授。明为文官正七品,初授。

  • 女希

    即“女娲”。

  • 六明镇

   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、古胡良渡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天福二年(937),“冯晖、孙锐引兵至六明镇,(杨)光远引之渡河,半渡而击之”,即此。参见“鹿鸣城”。

  • 李卫

    1686—1738清江苏铜山人,字又玠。康熙末捐资为员外郎。雍正二年(1724),官云南布政使,兼理盐务。次年晋浙江巡抚。五年升浙江总督,因究治盗案有功,世宗将江南各地盗案一并交其审理。十年,署刑部尚

  • 占著

    即登录名籍。为汉代公文用语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(永平八年)诏募死罪系囚,减罪一等,屯朔方、五原。“妻子自随,便占著边县”。李贤注:“占著谓附名籍。”

  • 临川吴文正公集

    见“吴文正公集”。

  • 升降沉浮

    中医术语。指中药性能的作用趋向。升和降、沉和浮是相对的。升是上升,降是下降,浮表示发散,沉表示泄利等作用。大抵具有升阳发表、祛风散寒、涌吐、开窍等功效的药物,都能上行向外,药性都是升浮的。而具有泻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