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乘
书名。元于钦撰。六卷。钦字思容,益都(今山东青州)人,历官国子助教、兵部侍郎、益都路总管。本书所叙以元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所辖益都、般阳、济南三路为主,附述旧属于齐、后已划出之高唐、禹城、长清、聊城、东阿、临邑等州县。内容分沿革、分野、山川、郡邑、古迹、风土、人物等八门。考订古今,叙述简赅。有元至正及明清刻本。钦子于潜有《齐乘释音》一卷,清周嘉猷有《齐乘考证》六卷。
书名。元于钦撰。六卷。钦字思容,益都(今山东青州)人,历官国子助教、兵部侍郎、益都路总管。本书所叙以元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所辖益都、般阳、济南三路为主,附述旧属于齐、后已划出之高唐、禹城、长清、聊城、东阿、临邑等州县。内容分沿革、分野、山川、郡邑、古迹、风土、人物等八门。考订古今,叙述简赅。有元至正及明清刻本。钦子于潜有《齐乘释音》一卷,清周嘉猷有《齐乘考证》六卷。
清代职官之一种。清制,凡未经实授之缺,谓之署缺。分两类:一为奏署,即由各衙署长官题奏,经皇帝允准派署,称署某官。一为委署,即由各衙署长官派委署理,称委署某官,如委署主事、委署章京等。
书名。吴庆坻撰,金梁增订。一册,五卷。为在辛亥革命中清方死亡官吏立传,分文职传、武职传、驻防传、列女传,计一百五十余人。有1934年刊本。
1786—1841清顺天宁河(今属天津)人,字樵慵。嘉庆武举人出身。道光十二年(1832)擢宝庆协副将。次年擢汀州镇总兵。十八年授寿春镇总兵。二十年偕提督陈化成防守吴淞。次年奉调援宁波,旋偕葛云飞等守
清末北洋海军的临时基地。光绪七年(1881)始建于天津大沽口,内附设***营和***学堂。
古代乐器或装饰。一般用青铜铸成,亦有陶制。形似钟而特小,平口或凹口,有舌,顶上有小钮,常挂于车、旗或犬、马身上,使其振动作响。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。
土司名。清置。长官王宗贵,贵州独山人。雍正六年(1728)到乾隆元年(1736),充通事,随清军镇压黔东南苗民起义,授土把总职衔,亦称长官司。属八寨厅。咸丰、同治年间,长官王宪章镇压苗民起义阵亡,乏嗣
又作斋赛、介赛、寨赛。明末蒙古内喀尔喀部落首领。住牧于辽河中游一带,占据福余卫故地,与明通贡。万历三十三年(1605),以诱杀明庆云堡(今辽宁开原市西)守将,被革市赏。三十五年复其贡市。天命四年(16
?—125东汉人。宦官。安帝时为中常侍。建光元年(121)安帝亲政后,与宦官江京、帝乳母王圣等用事朝中,贪侈枉法,干乱朝政,合谋废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。又乘安帝出巡,诈作诏书,调发钱谷、木材,大起第宅苑
书名。一称《汉藏文书》。明代后藏人达仓巴班觉桑布撰。凡四十五个章节。宣德九年(1434)成书。记印度、尼泊尔、汉、藏、西夏、蒙古政教史,着重藏区各教派史实,尤详于元代十三万户、驿站、兵站及萨迦派政教领
见“育胄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