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九九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乌也

乌也

①契丹语,一地方单位名称。为※宫卫制(斡鲁朵)下一※瓦里(由※籍没奴隶组成)名。终辽之世,共置十二宫一府,十二宫皆没有瓦里。乌也为辽景宗※彰愍宫下之一瓦里。是词语亦作人名,《辽史·奚和朔奴传》:“子乌也,郎君班详稳。” ②女真语音译,《金史·国语解》谓意为“第九”。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,金穆宗长子完颜勖本名乌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兀术

    见“完颜宗弼”(1158页)。

  • 北魏烈皇帝

    见“拓跋翳槐”(1362页)。

  • 白裤瑶

    汉人对部分瑶族的称谓。自称“瑙格劳”,意为“白人”。因男子都着长略过膝绣红色直条的白色灯笼裤而得名。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和黔南荔波县境。历史上长期受外族莫氏土官的统治,被迫住在贫瘠的山区,至解放前夕,还

  • 博尔博户大渠

    清代新疆重要水利设施。又称哈尔博户大渠。光绪元年(1875),清政府决定兵分三路收复新疆,居住在伊犁的锡伯族军民300人闻讯后,在总管喀尔莽阿率领下移居博尔塔拉(今博乐县一带),从事耕种,并开挖了这一

  • 捏兀歹

    即“赤那思”(1012页)。

  • 定陵

    金陵墓名。天会十四年(1136),熙宗追谥※完颜乌古迺为惠桓皇帝,庙号景祖。皇统四年(1144),号其陵墓曰定陵。原在上京会宁府(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),正隆元年(1156),迁葬于大房山(今北京

  • 益喜桑主

    见“次噶俄仁巴”(882页)。

  • 斫句迦

    见“朱驹波”,(792页)。

  • 辽东鲜卑

    ①汉代对游牧于辽东一带鲜卑人的称呼。自汉初,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(前209—前174年在位)所破,部分余众“远窜辽东塞外”,“别依鲜卑山”,故名。与汉时战时和,战时常入扰辽东,和时则诣辽东受赏赐,往来于

  • 姑娘田

    旧时布依族财产继承习俗。即娘家给姑娘的陪嫁田。流行于贵州贞丰、望谟、紫云等地。旧时布依族实行父系制,家产由儿子继承,但还保留有一部分“姑娘田”的继承习俗,即每个姑娘享有继承父亲的一小部分水田和旱地的权